丨2025年7月29日星期二丨
NO.1 恒瑞医药:与GSK签署协议,将有资格获得潜在总金额约120亿美元
7月28日,恒瑞医药公告,与GSK达成协议,将HRS-9821项目的全球独家权利(不包括中国)和至多11个项目的全球独家许可的独家选择权(不包括中国)有偿许可给GSK。GSK将向恒瑞支付5亿美元的首付款。如果所有项目均获得行使选择权且所有里程碑均已实现,恒瑞医药还将有资格获得未来基于成功开发、注册和销售里程碑付款的潜在总金额约120亿美元。
受此消息影响,资本市场上,恒瑞医药A股当天涨停收盘,股价报62.04元/股,市值重回4000亿元大关;港股报84.750港元/股,上涨24.54%。此外,创新药板块整体情绪也被显著带动。
点评:恒瑞医药此次与GSK的授权合作又为国产创新药投下一枚“重磅炸弹”,凸显国产创新药逐步获得跨国药企认可的趋势。尽管120亿美元为潜在最高金额,能否兑现仍取决于后续临床和商业化落地,但该交易已实实在在提振了资本市场对整个创新药板块的估值预期。
NO.2 礼来GLP-1药物替尔泊肽注射液获批新适应证
7月28日,礼来宣布穆峰达(替尔泊肽注射液)获得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批准,新增适应证为用于在饮食控制和运动基础上,联合胰岛素(伴或不伴口服降糖药)治疗,改善成人2型糖尿病(T2DM)患者的血糖控制。
资料显示,与单纯增加胰岛素剂量相比,联合使用替尔泊肽可显著改善血糖控制、减少胰岛素用量、降低体重,且不增加低血糖风险,为胰岛素治疗效果不佳的患者提供了更优的治疗选择。
点评:礼来的替尔泊肽注射液获批新适应证,为2型糖尿病患者提供更灵活的治疗选择。新适应证的拓展有助于礼来巩固其在中国糖尿病治疗市场的份额。
NO.3 热景生物:已研发基孔肯雅病毒抗体检测试剂盒,可实现15分钟快速定性检测
7月28日,热景生物在互动平台表示,面对这场由伊蚊传播的“急性发热风暴”,公司第一时间研发了基孔肯雅病毒IgG/IgM抗体检测试剂盒(胶体金法),该基孔肯雅病毒抗体检测试剂盒采用胶体金免疫层析技术,通过检测血液中基孔肯雅病毒IgG/IgM抗体,实现15分钟快速定性检测,适用于疑似病例排查、密切接触者监测、大规模筛查。但该试剂产品尚未取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医疗器械注册证,仅可作为科研试剂适用于海关、疾控等应用场景的检测需求。
截至7月28日收盘,热景生物股价上涨6.88%,报194.39元/股。
点评:面对基孔肯雅热疫情扩散,热景生物快速响应推出科研用途试剂,凸显其研发能力。不过,由于尚未获得注册证,短期内对营收和盈利贡献有限,当前市场反应或更多源于事件驱动下的短线情绪炒作。
NO.4 药明康德:上半年实现归母净利润85.61亿元,同比增长101.92%
7月28日,CXO(医药外包)龙头药明康德发布2025年半年报,公司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207.99亿元,同比增长20.6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85.61亿元,同比增长101.92%。公司计划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人民币3.5元(含税)。此外,药明康德还上调了业绩指引,公司预计2025年持续经营业务收入重回双位数增长,增速从10%~15%上调至13%~17%。公司预计全年整体收入从415亿元~430亿元上调至425亿元~435亿元。
点评:在国际市场环境充满变数的背景下,药明康德交出超预期的半年报,特别是归母净利润同比翻倍。但值得注意的是,药明康德来自中国客户收入31.5亿元,同比下降5.2%,显示出其业务增长更多仰赖于海外订单驱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