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发股份或许不会想到,在回购期限结束前最后48小时,融创文旅竟然发起了“奇袭”,明确对深圳华发前海冰雪世界项目“行使回购权”。
今年9月,经过5年开发,这个被吉尼斯世界纪录认证为全球“最大的室内滑雪中心”的深圳华发前海冰雪世界项目开业,试营业首月累计接待游客超40万人次,单日最高客流量突破4万人次。
在“冰雪经济”热度攀高之下,有望成为华发股份“摇钱树”的深圳华发前海冰雪世界,此番突然遭到了融创文旅的“奇袭”,这个项目最终将“花落谁家”呢?
融创文旅发起回购“奇袭”
根据华发股份于11月24日晚间发布的《关于收购深圳融华置地投资有限公司股权的进展公告》(下称“融华置地”),其全资子公司珠海华发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珠海华发”)于2025年11月21日收到深圳融创文旅产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融创文旅”)发来的《关于附条件回购深圳冰雪城项目的通知函》,融创文旅明确表示将行使回购权,但对核心交易条款却提出重新谈判的要求。
此次,融创文旅回购标的、融华置地的核心资产就是深圳华发前海冰雪世界项目。公开信息显示,深圳华发前海冰雪世界项目以冰雪主题为核心,规划建设了七大特色业态,包括全球规模最大的室内滑雪场、国内领先的室内深潜基地、JW万豪高端酒店等,是深圳西部重点打造的文旅标杆项目。据业内人士估算,其总投资将达到296亿元。
根据公告内容,融创文旅明确告知其选择行使回购权,但提出“原方案中的回购方式、实施时间、交易价格等核心内容已不适用于当前情况,诚望就回购方式、回购价格及回购时间等事宜重新展开讨论”的附带条件。
“诚望”一词表达了融创文旅方面的热切盼望,但是,华发股份恐难轻易“点头”。
回顾双方在2023年1月签署的收购协议,其中对融创文旅的回购权设置了清晰的约束条件。协议规定,融创文旅需在2025年11月23日前书面告知是否行使回购权,若选择回购,则需在确认回购日起30个工作日内完成两大核心前提:一是取得融资机构书面同意股权转让的文件,若未取得则需按51%比例提供借款至项目公司,用于偿清相应融资贷款本息;二是足额支付全部回购对价及相关款项。只有全部满足上述条件,方可视为回购完成,否则将被认定为“确定不回购”。
也就是说,融创回购权是否生效目前尚不确定,这更多取决于目前华发股份方面的态度。
目前,对此次回购条款变更的诉求,华发股份在公告中仅明确表示“相关细节及回购能否最终实施尚存在不确定性”,未披露更多回应态度。
值得一提的是,据华发股份7月28日发布的公告披露,深圳土储中心拟以44.05亿元收回收购融华置地持有的前海冰雪世界项目7块商业用地。在业内看来,商业用地的收回,将导致项目业态结构将出现变化,或影响标的资产的整体价值。
全球最大室内冰雪世界花落谁家?
事实上,深圳华发前海冰雪世界项目最初就是由融创文旅联合华发股份竞得。2020年11月,融创联合华发以底价127.1亿元竞得该项目地块,融创持股51%主导项目,不过其应缴的32.41亿元出资款,是通过质押项目股权向华发关联公司所借。
而后,随着融创集团“爆雷”,2022年5月,融创文旅方面无力支付剩余地价款,项目也陷入停滞,冰雪世界主体工程就此“搁浅”。
2023年1月,珠海华发收购融创文旅持有的融华置地51%股权并签署相关协议。上述收购以现金方式进行。其中,标的股权收购价款为35.7亿元,标的债权收购价款为1190.24万元。收购完成后,珠海华发将持有融华置地100%股权。
当时,华发股份收购融创文旅的协议中设置了融创回购的选项,但并未明确回购价格等,这也为融创文旅的“奇袭”埋下了伏笔。
事实上,从上述交易中可以看出,除了融创文旅和华发股份当初联手拿地外,在融创“爆雷”后,华发股份不仅成了“接盘侠”,而且主导了前海冰雪世界的开发直至投入运营。
经过多年的开发,2025年9月底,深圳华发前海冰雪世界项目开业。11月19日。华发股份在互动平台透露,冰雪世界目前运营状况良好,试营业首月累计接待游客超40万人次,单日最高客流量突破4万人次。
同时,华发对该项目寄予厚望,也是其迈向“开发+运营”双轮驱动战略的标志性项目。此前,华发前海冰雪世界相关负责人在接受采访中透露,项目计划在2026年引进国际冰雪赛事,助力大湾区冰雪运动的推广与发展。
也就是说,深圳华发前海冰雪世界经过前期投资、收购、开发,终于进入“收获期”。坐等“摘果实”的华发股份恐怕也没有预料到融创文旅在最后时刻的“奇袭”,这一动作也将打乱华发方面对于该项目的“收成”计划。
此事接下来走向如何?11月26日、27日,两家公司的相关人士均对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表示“以公告内容为准”。那么,未来双方能否坐在谈判桌前“握手言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