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证券报内容精华摘要如下:
中国证券报
·险资ABS规模增长显著盘活存量基础资产加速
据中保登最新披露信息,近日,中保登出具工银安盛、百年资管、人保资本三家保险资管机构登记的4只资产支持计划的登记编码,登记规模总计130亿元。今年以来,中保登登记的资产支持计划已达50只,规模合计超过2000亿元,较去年同期取得较大幅度增长。业内人士分析称,险资资产支持计划,业内又称为险资ABS,其结构灵活、现金流明确、基础资产日益丰富,在低利率、资产荒环境中优势凸显,成为险资、银行理财资金等配置的重要工具。保险业内人士表示,在目前行业另类投资结构中,债权投资计划持续萎缩,瞄准存量资产盘活的资产支持计划规模取得较快增长,政策监管改革、市场环境变化等都是驱动后者规模增长的因素。此外,其风险特性符合险资、理财等资金的偏好。
·告别“赔本赚吆喝” 反内卷的风吹向银行业
贷款利率下行快,存款利率降不动,银行陷入“赔本赚吆喝”的境地。由于产品服务创新不足导致高度同质化,部分银行试图通过“以价换量”争夺市场份额,这种内卷式竞争正在侵蚀行业利润,尤其挤压了中小银行的生存空间。如今,反内卷的风吹向了银行业。上海、广东、浙江、安徽等地金融监管局、银行业协会推出反内卷举措,剑指房贷返点、车贷返佣、变相贴息等问题,呼吁辖内银行机构跳出低水平价格战,积极开拓创新服务模式,采取差异化竞争策略,推动银行业持续健康发展。
·A股上市券商首份半年报出炉 西南证券营收净利双增
西南证券披露2025年半年报,成为首家披露半年报的A股上市券商。报告期内,公司营业收入及归母净利润均实现20%以上的同比增幅,还推出了2025年半年度利润分配方案,计划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0.1元,合计派现6645.11万元(含税)。当下A股交投活跃状态延续,业内人士认为,流动性适度宽松环境延续、资本市场环境持续优化、投资者信心重塑等多方面因素共同推动证券板块景气度上行,板块配置价值凸显。
上海证券报
·多国利率调整步调不一全球资产格局酝酿重塑
全球主要经济体面临的宏观环境各不相同,当前多国央行货币政策路径演绎分化格局:或调整步伐,或保持观望,利差变化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眼下,在经济数据与政治因素的共振下,美联储降息氛围愈渐浓厚,市场对美联储9月降息几近充分定价。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近期有关“美国降息,日本加息”的呼吁,更进一步强化了降息预期,促使市场讨论重心从美联储“是否降息”转向“降息多少”。市场分析认为,如若美联储降息“靴子落地”,全球资产有望迎来重新定价。
·已有超300家A股公司披露半年报龙头企业表现亮眼
截至8月14日18时,已有超300家A股公司披露半年报。其中,近200家公司上半年归母净利润实现同比增长,30多家公司实现扭亏为盈,近30家公司实现业绩同比倍增,增长动能强劲。从行业分布来看,汽车、电力设备、有色金属等行业A股公司上半年业绩表现良好。多家龙头企业交出亮眼的半年报,业绩实现稳步增长。其中,中国移动、贵州茅台、宁德时代、中国电信、工业富联等多家行业龙头公司已发布半年报,其上半年经营业绩保持稳中有升的态势,且2025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均超过百亿元。
·今年以来52家A股公司股权法拍流拍
今年以来,A股上市公司股权的司法拍卖频现“无人问津”现象,流拍情况较往年明显增多。据记者不完全统计,年初至今,已有52家A股公司的股权法拍遇到流拍,较去年同期增幅超八成。上海中因律所高级合伙人钟建对记者分析,公司股权流拍,核心原因多为经营境况差、参拍门槛高、流动性不足、折扣率偏低等。“无风险折价已成历史,精算风险成本方能捡到便宜货。”钟建表示:参与法拍股投资是“风险定价”的艺术,表面折扣不等于真实安全边际;建议产业资本聚焦协同赋能,财务投资者严守安全边际,规避可能被实施“*ST”、公司治理存在重大缺陷的高危标的。
证券时报
·政府引导基金延长存续期创投“募投管退”更从容
一直以来,人民币创投基金的存续期通常不超过10年,多数仅有7—8年,导致很多基金不得不在企业尚未迎来爆发式增长便退出市场。大部分人民币基金很难长期、完整支持一个科技项目。这一难题在2025年迎来转机。记者观察到,包括北京、上海、江苏、广东等省市新设的多只引导基金存续期均在10年以上,有的甚至长达20年。部分地区原有的引导基金也修改规则延长存续期,引导基金的二期基金也较一期基金延长了期限。存续期延长给母基金和子基金的退出留出更多空间,创投“募投管退”将更从容。
·三大动因驱动地方国资掀收购上市公司热潮
今年以来,地方国资掀起了收购上市公司热潮,产业并购基金和国资创投平台成为主力军。地方国资通过大手笔并购,强化地方产业整合,提升资源配置效率。接受记者采访的多位业内人士表示,地方国资入主上市公司有三大动因。一是在政策鼓励背景下,开展一批高质量并购是各地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的重要举措;二是通过并购招商,将上市公司作为精准招商引资的新杠杆;三是推进相关产业整合与升级,打造重点领域龙头企业。
·券商8月已调研162家公司医药生物公司的出海进程颇受关注
在当前A股市场火热叠加上市公司半年报陆续披露的背景下,券商分析师正马不停蹄调研上市公司,跟踪企业最新业务变化并调整个股评级。东方财富Choice数据显示,8月以来,券商合计调研了162家上市公司,涵盖电子、医药生物、机械设备、电力设备等近期热门行业。其中,医药生物公司的出海进程颇受券商关注。整体来看,宠物板块的中宠股份是8月以来券商调研最多的公司,该公司近期业绩说明会吸引了61家券商参加。
证券日报
·首批人工智能在生物制造领域典型应用案例公布
在数字经济与生物经济深度融合的背景下,工业和信息化部近日公布人工智能在生物制造领域典型应用案例(第一批),为行业展示了技术突破与产业变革的新范式。这些案例覆盖了从生物育种、发酵工程到生物合成、智能检测的诸多环节,揭示了人工智能技术如何通过数据驱动、算法优化和智能决策,破解传统生物制造中周期长、效率低、成本高等痛点,推动产业向精准化、柔性化、绿色化方向跃迁。
·央行15日开展5000亿元买断式逆回购操作保持银行体系流动性充裕
8月14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公告,为保持银行体系流动性充裕,8月15日将以固定数量、利率招标、多重价位中标方式开展5000亿元买断式逆回购操作,期限为6个月(182天)。这也是8月份以来央行第二次开展买断式逆回购操作。8月8日,央行开展了7000亿元买断式逆回购操作,期限为3个月(91天)。因此,本月共开展了12000亿元买断式逆回购操作。鉴于本月有4000亿元3个月期买断式逆回购和5000亿元6个月期买断式逆回购到期,故央行在8月15日开展5000亿元买断式逆回购操作后,将实现净投放3000亿元。
·多地密集推出“好房子”建设地方细则
记者8月14日从盐城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获悉,近日,盐城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等六部门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通知》,提出加大高品质住房供给,提供更多满足群众改善型需求的“好房子”。事实上,各地近期密集推出“好房子”地方标准,结合区域发展特点,构建高品质住宅标准体系,推动住宅建设向安全舒适、绿色智慧、全龄友好方向升级。据梳理,7月份以来,已有沈阳、成都、厦门等近十地推出“好房子”相关规范。此外,各地还通过土地出让金分期缴纳、住房公积金贷款提额等方式,支持“好房子”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