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地产一哥”的盛名,对首开股份(600376.SH,股价2.67元,市值68.87亿元)来说已经成为甜蜜的负担。
营收增长105.19%,净亏损18.39亿元——这份2025年半年度报告背后,是首开股份的一场求生。但相比去年同期,首开股份的亏损幅度已收窄5.61个百分点,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从-44.86亿元大幅提升至70.88亿元。
首开股份在半年报中也明确表态,将密切跟踪并积极研判重点城市土地市场机遇,在保障合理利润的前提下积极参与土地竞拍,力争获取一定规模的新增土地储备。
2022年以来首开股份最佳业绩
首开股份曾在年报中坦言,2024年是公司发展史上极其困难的一年。彼时,该公司营业收入为242.13亿元,同比下降49.31%;归母净利润-81.41亿元,较2023年的-63.39亿元亏损规模进一步扩大。
这是首开股份自2022年以来营业收入连续第三年下滑,归母净利润连续第三年为负。2022年—2024年,首开股份累计亏损达149.41亿元,比2016年—2021年这六年的盈利总和还要多。
但2025年上半年,首开股份的经营状况出现了积极变化。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80.39亿元,同比增长105.19%。其中第二季度表现出色,营业收入为141.5亿元,同比上升165.4%。

图片来源:首开股份2025年半年度报告
更值得关注的是现金流的大幅改善。报告期内,首开股份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从去年同期的-44.86亿元增至70.88亿元,同比增长258.0%;实现销售回款155亿元,高于签约金额114亿元。
与多数房企类似,首开股份上半年也实施了近年来最大规模机构调整,完成了公司京内外19家二层级单位整合重组。具体来看,京内公司重组为“京北大区”与“京南大区”,对京津冀(及太原)区域集中统一管理;京外公司重组为辽宁、江苏、浙江、福建、华南、华中、川渝等七大区域管理中心。
房地产开发业务依然是首开股份最主要的收入来源。至报告期末,公司拟售、在售主要项目(含自持)148个,总建筑面积近4300万平方米,其中当期在建面积约680万平方米。目前,公司京内主要项目69个,总规模约1560万平方米;京外片区主要项目79个,总建筑面积约2740万平方米。报告期内,公司房产销售结算收入175.78亿元,结算成本154.13亿元。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这是2022年以来首开股份交出的最佳战报。
从中指研究院2025年上半年房企销售业绩榜看,首开股份以56.1亿元排名第十三位;权益销售金额则以26.1亿元排在第十五位。而去年同期,首开股份还以106.5亿元销售额排名第五位;权益销售金额以50亿元排在第八位。目前,首开股份在北京的35个房地产项目中,非并表合作项目达到19个。
时间回到三年前,2022年9月,首开股份以38.295亿元、溢价率15%,外加7000平方米现房配建,拿下丰台造甲村FT00-1516-6031、FT00-1514-6039热门地块,楼面价约6.9万元/平方米,销售指导价为10.6万元/平方米。
但从首开股份半年报披露的情况看,君礼著项目销售并不尽如人意,报告期末累计销售面积只有3.75万平方米,今年上半年只卖出了1854平方米,而可出售面积在6.3万平方米左右,据此计算的去化率不到60%。
从北京市住建委官网信息来看,目前君礼著预售证已到期,再加上拿地时的7000平方米现房配建,以及北京豪宅市场今年批量上新,该项目销售面临较大压力。
首开股份的当务之急,或许是通过拿地来“收复”北京市场,交出一份真正好看的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