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日,小商品城(600415)发布2025上半年业绩预增报告,预计2025年半年归母净利润为16.3亿元到17亿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增加12.6%到17.4%。尽管整体数据仍维持增长,但不及市场此前高预期。
业绩预告发出后,公司股价应声大跌。当日收盘,公司股价跌6.04%至19.43元/股。
董事长辞任股价大跌大股东增持
业绩预告发布前,公司刚刚经历高层动荡。6月26日,小商品城的一线实干型董事长王栋宣布辞任,王栋于2024年7月上任公司董事长,其原定任期到期日是今年11月7日。王栋辞任当天,公司股价应声大跌9.89%至19.58元/股。
《财中社》关注到,就在这一低价区间,小商品城大股东完成增持。
2025年4月,小商品城公告称,公司控股股东义乌中国小商品城控股有限责任公司(下称“商城控股”)拟在未来12个月内增持5亿-10亿元,其中4月11日和6月18日分别增持9869万元和2亿元。商城控股宣布增持的4月9日,公司股价从2025年最低点的11.5元一路上涨至6月26日的高点22.08元/股,较两月前近乎翻番。
随着6月26日盘后公告董事长辞任,商城控股完成最后一轮增持约7亿元。截至2025年6月27日,商城控股以集中竞价方式累计增持公司A股股份5289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0.96%,累计增持金额约10亿元。
业绩不及预期管理层变动频繁
虽然增持彰显大股东决心,但市场仍担忧公司管理层频繁更迭背后业绩的不确定性。
在2024年以前,小商品城股价长期维持在6元以下。2024年7月,王栋接任董事长,市场将其视为推动小商品城从传统市场经营向数字化转型的关键人物。王栋左手“数字跨境支付”义支付,右手“AI赋能线上交易平台”,盘活了小商品城的跨境生意。
事实上,正是得益于数字业务的强劲表现,在2024年三、四季度,公司归母净利润分别增长超176.7%、107.2%,扭转上半年利润跌幅趋势;其收入也水涨船高,分别增长超四成和五成。目前,小商品城的市值已经多日站上千亿大关。
小商品城在投资者关系活动中透露,其业绩增长主要得益于市场经营、Chinagoods和义支付等新业务及商品销售收入增加。其中义支付2024年跨境交易额40亿美元,同比增长233%。义支付平台是以“跨境人民币+跨境外汇+跨境数字人民币”为业务体系的数字化支付平台。
义乌小商品的线上平台Chinagoods也增长迅速。Chinagoods核心是整合义乌小商品城货源、商流、信息流,该平台依托公司7.5万家实体商铺资源,服务产业链上下游210万家中小微企业,2024年前三季度完成全年500亿GMV(销售额)目标。
2024年,在王栋的领导下,Chinagoods平台成为小商品城的收入增量,卖家能够通过人工智能生成内容AIGC来完成商品展示、贸易撮合、流量营销等关键贸易环节,特别是AI翻译官等功能,令很多小商品无语言障碍地走向海外。
然而,市场期待的高业绩增速没有持续。2025年一季度,公司收入同比增长只有17.9%,归母净利润增速也放缓涨12.7%至8亿元。据公司透露,一季度义支付平台跨境支付GMV为12亿美元,相比上年增幅有所回落。
与此同时,小商品城的管理层变动频繁。2024年8月,董事张乐平因个人工作变动辞去董事职务;今年4月,董事李承群、副总经理黄海洋和李小宝也因工作调动辞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