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贝壳财经讯(记者张冰)就汽车行业稳增长和进一步规范产业竞争秩序、推动车企践行账期承诺,工信部9月13日-15日两次发声。对此,9月15日,汽车产业链股盘中大幅走高,截至当日收盘,江淮汽车报收58.14元,涨6.68%;赛力斯报收142.50元,涨3.04%;比亚迪报收108.70元,涨2.63%;朗博科技、天龙股份、迪生力、征和工业、无锡振华、万向钱潮、浙江世宝、路畅科技等近10股涨停。
港股整车股午后也集体走高。截至9月15日收盘,理想汽车涨4.56%,蔚来涨3.53%,比亚迪涨3.44%,广汽集团涨2.40%,零跑汽车涨2.13%。
消息面上,由工信部等八部门联合编制的《汽车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2025—2026年)》于9月13日正式印发,全文逾3800字,从扩大国内消费、提升供给质量、优化发展环境、深化开放合作等4个维度,提出了15个方面工作举措和3个方面保障措施,其中包含的细化措施有60余项。《方案》提出主要目标:2025年,力争实现全年汽车销量3230万辆左右,同比增长约3%,其中新能源汽车销量1550万辆左右,同比增长约20%;汽车出口保持稳定增长;汽车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左右。
随后的9月15日,中汽协发布《汽车整车企业供应商账款支付规范倡议》,随后工信部有关负责人表示,该倡议明确了货物交付验收、账期起计、对账结算、款项支付等要求,如明确货物验收时间原则上不超过3个工作日,账期起算时间原则上为供应商交货并通过验收之日,对中小企业建议全部采用现金或银行承兑汇票支付,倡导供货双方建立稳定合作关系、每次合同签订的有效期不少于1年。
当天中汽协倡议发布后,一汽、东风、长安、上汽、北汽、广汽、江汽、赛力斯、奇瑞、吉利、长城、比亚迪、理想、蔚来、零跑、小鹏和小米汽车等17家重点整车企业均表态将积极落实。
“汽车产业链涉及数千家零部件企业和数万家上下游企业。超长账期可能引发连锁反应,一旦车企违约,可能波及整个供应链,甚至出现多米诺牌式的倒闭潮,直接威胁经济安全。60天账期有助于稳定产业链资金流,降低系统性风险,减少因资金链断裂导致的供应中断等问题,保障汽车产业链的稳定运行。”中国汽车流通协会专家委员会委员章弘对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表示,维护经济稳定是督促践行“60天账期”的终极目标,汽车产业目前是我国重要支柱产业,规范账期有助于稳定产业链资金循环,推动车企与供应商从“零和博弈”转向“共生共赢”,促进产业链协同发展,对宏观经济的稳定运行也具有重要意义。
在业内人士看来,从抵制车企之间无序“价格战”、整治汽车行业网络乱象,到推动车企践行账期承诺,近期一系列举措密集出台,凸显出主管部门持续推动汽车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