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记者夏子航)8月25日,科力远表示,公司子公司常德力元研发的三维多孔泡沫铜锰合金,以独特的物相结构设计突破了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SOFC)阴极集流体材料技术,填补国内空白,加速推动我国SOFC产业的规模化、商业化进程。
SOFC是发电效率最高的新能源技术路线之一,作为高温燃料电池可直接将储存在燃料和氧化剂中的化学能高效、环境友好地转化为电能,具有高效率、高可靠性、模块化设计以及燃料适应性强等特点。电池发电效率可达60%以上,热电联产效率可达85%以上,能够使用天然气、氢气、生物质气、甲醇等多种燃料。基于自身显著优势,这一新型电池在数据中心、工业园区与分布式能源、船舶辅助电源与绿氢储能、应急与备用电源等场景具有广阔应用空间。
目前,我国已初步掌握SOFC从原材料生产、单电池批量制备、电堆组装到系统开发的全流程技术,产业正从工程示范向商业化应用过渡。但SOFC阴极集流体材料的性能“短板”,制约了产业规模化。
常德力元技术部相关人士表示,阴极集流体是SOFC关键部件,通过空气层电子传导,承担着电流收集、气体分隔及结构支撑的重要功能,其性能直接决定电堆的运行效率与使用寿命。
由于SOFC工作温度通常在600-1000℃,阴极集流体处于氧化气氛中,因此需要材料具有良好的耐高温氧化性、高电子电导率和热膨胀匹配性。传统SOFC集流体多采用钙钛矿化合物等陶瓷材料,虽具备一定的导电性能,但存在热膨胀系数与电池其他组件不匹配、长期运行中导电性能衰减明显等痛点。
常德力元凭借在三维泡沫金属材料领域二十余年的技术沉淀,针对SOFC运行环境的特殊性,创造性地研发出可应用于阴极集流体的三维多孔泡沫铜锰合金材料,团队攻克了泡沫金属成型过程中的孔隙均匀性控制、铜锰电沉积、合金化等核心技术难题。该材料通过精准调控合金成分与多孔结构参数,形成了独特的物相结构。测试结果显示,该材料热膨胀系数较传统钙钛矿化合物显著降低,导电性能衰减率控制能力突出。成果突破了行业技术难点,形成了SOFC关键材料的重大进展。
有研究指出,SOFC具有高发电效率、减碳潜力突出、可快速部署等优势,高度适配数据中心用电需求,在海外数据中心建设加速的大背景下,预计未来三年SOFC在数据中心领域的市场规模有望达到70亿美元。除了数据中心场景,零碳园区或成为SOFC另一潜在应用领域,将成为下游新增量。
常德力元透露,自产品研发成功以来,公司已累计向7家下游头部客户完成送样,覆盖了从千瓦级到兆瓦级的不同功率等级电堆及系统,性能指标均获得客户认可。其中1家国内标志性客户已进入P2-P3验证阶段,完成了约50KW装堆测试和应用验证,效果良好,实现小批量供货。此外,公司在开发SOFC阴极用泡沫铜锰合金的同时,也配套开发了阳极材料,已为客户供货近万片产品进行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