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张晓玉
8月29日晚间,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动力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码:600482,简称“中国动力”)发布2025年半年度报告。今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76.51亿元,同比增长11.22%;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9.19亿元,同比增长93.35%;实现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归母净利润8.65亿元,同比增长106.39%。
船用动力业务成增长引擎
多板块交付量创新高
报告显示,受益于全球船舶行业持续增长势头,公司柴油机板块销售规模快速扩张,船用低速柴油机交付台套数同比增长18%,新接台套数同比增长47%;船用中高速柴油机交付台套数同比增长35%,新接台套数同比增长32%。
“船用低速发动机价格上涨和毛利率提升,是推动公司利润增长的关键因素之一。”中国数实融合50人论坛副秘书长胡麒牧对记者表示,“2025年上半年,全球航运业脱碳需求升级,船舶自动化渗透率提升,叠加我国‘双碳’战略推动,船海工程装备绿色智能化转型加速,为中国动力这类具备核心技术的企业带来了广阔市场空间。”
除柴油机业务外,公司船用机械板块同样表现抢眼。锚铰机、舵机、吊机、船用齿轮箱等核心产品交付量均实现两位数增长,其中吊机交付台套数同比增长375%,船用齿轮箱交付台套数同比增长78%。
截至2025年6月底,中国动力手持合同金额达627.94亿元,较2024年底增长7.24%,为公司未来业绩增长提供了有力支撑。报告期内,公司新签合同339.19亿元,同比增长25.42%,公司称主要受益于船舶行业需求的持续回暖以及公司在低碳环保动力装备领域的布局。
技术创新驱动转型
股东回报力度加大
技术创新是中国动力持续发展的核心动力。公告显示,2025年上半年,中国动力研发费用达13.79亿元,同比增长41.74%。报告期内,公司在绿色动力技术领域取得多项突破:大功率甲醇双燃料低速机10X92DF-M-1.0-LPSCR实现交付应用,8S50ME-C9.7-GI-HPSCR双燃料发动机顺利交付,中速双燃料发动机8M450DF完成性能调试。化学动力领域,针对海外市场需求推出118款新型电池产品,并开发驻车空调用电池,提升产品适配性。
中国动力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将继续加大研发投入,聚焦低碳、零碳动力技术,推动产品向高端化、智能化方向发展,以应对全球船舶行业绿色转型的挑战。
值得关注的是,中国动力高度重视股东回报,报告期内,公司拟以实施权益分派股权登记日登记的总股本为基数,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0.8161元(含税),合计拟派发现金红利1.84亿元。加上2025年6月已完成的2024年度利润分配4.19亿元,截至当前累计分红金额超过6亿元。
此外,记者注意到,报告期内,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52.88亿元,同比增长10.91%。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货币资金余额达416.05亿元,较年初增长10.20%,为未来的业务拓展和技术研发提供了充足的资金支持。
胡麒牧表示:“2025年上半年,全球船舶市场呈现复苏态势,新船订单量虽较去年同期有所下降,但绿色船舶和智能化船舶的需求持续增长。中国动力作为国内船舶动力领域的龙头企业,积极布局低碳零碳动力技术,在甲醇、LNG、氨燃料等双燃料发动机领域占据先发优势。随着国际航运业减排要求的提高,公司的双燃料发动机和综合电力系统有望迎来更大的市场需求。公司在核电和储能领域的布局将为未来增长提供新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