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有价,生命无价。7月23日,6名东北大学学生在中金黄金股份有限公司(600489.SH)(下称:中金黄金)子公司的一家选矿厂参观学习时,格栅板脱落,导致6名学生坠入浮选槽并最终离世,另有一位老师受伤。
7月24日,中金黄金发布情况说明公告致歉,表示正在积极善后。24日上午,中金黄金方面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涉事矿厂已经停产,公司在积极处理该事件,恢复生产时间则是要等待主管部门通知。”
值得关注的是,在不幸事件发生的一周多前,涉事企业刚刚召开安全生产会议。
涉事矿厂已停产
7月24日早间,中金黄金发布情况说明公告。据公告,7月23日,东北大学6名学生在中金黄金控股子公司中国黄金集团内蒙古矿业有限公司(下称:中国黄金内蒙古矿业)乌努格吐山铜钼矿选矿厂参观学习浮选工艺过程中,因格栅板脱落坠入浮选槽。
“经全力施救,6人被救出后,医护人员已确认溺亡。另有1名老师受伤。事件发生后,公司领导高度重视,立刻启动应急预案,第一时间前往现场组织处理,及时按相关程序上报当地政府各相关部门。目前各项处置工作正有序进行。公司对事件不幸遇难者表示沉痛哀悼,对伤者和遇难者家属表示诚挚慰问,并对此产生的社会影响深表歉意。”中金黄金在公告中如此表示。
另据新华社消息,事件发生地属地有关部门、东北大学、中国黄金集团有限公司正在开展善后处置工作。公开资料显示,东北大学为国家首批“211工程”“985工程”“双一流”重点建设高校。其中,冶金工程为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采矿工程为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矿物加工工程为国家重点(培育)学科。
此次事件令社会各方痛心。值得关注的是,据“中国黄金内蒙古矿业”公众号,7月11日,中国黄金内蒙古矿业刚刚召开了上半年安全生产委员会会议,旨在生产发展中把发展和安全统一起来,共同谋划、一体部署、相互促进。
另外,2月25日,“中国黄金内蒙古矿业”公众号发文表示:“顺利完成了一二系列混精二层平台地面格筛板更换、三系列泡沫冲洗水改造以及药剂制备间和石灰乳制备间、循环泵地面修复等众多改善作业环境技改项目,消除安全隐患。”但是,文章并未提及此次出现事故的格栅板是否更换或检查。
受此事件影响,7月24日,中金黄金股价开盘大跌,跌幅一度超过7%。7月24日上午,中金黄金方面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涉事矿厂已经停产,具体什么时候恢复生产要等待主管部门通知。”
为中国第一家专业从事黄金生产的上市公司
中金黄金的官网显示,公司成立于2000年,由中国黄金集团有限公司的前身中国黄金总公司作为发起人,联合其他6家企业共同发起设立。2003年8月份,中金黄金上市,被称为“中国黄金第一股”,是国内黄金矿业目前唯一一家央企控股的矿业上市公司,也是中国第一家专业从事黄金生产的上市公司。
《华夏时报》记者了解到,中金黄金主要从事黄金、有色金属的地质勘查、采选、冶炼的投资与管理;黄金生产的副产品加工、销售;黄金生产所需原材料、燃料、设备的仓储、销售等业务。其中,公司的核心产品为黄金,其他产品主要包括铜、白银和硫酸等。
数据显示,2024年,中金黄金全年生产矿产金18.35吨,比2023年减少0.54吨;冶炼金37.95吨,比2023年减少2.92吨;矿山铜8.20万吨,比2023年增加2077.28吨;电解铜39.69万吨,比2023年减少1.40万吨。
据中金黄金2024年年度报告,公司营业收入为655.56亿元,同比增长7.0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33.86亿元,同比增长13.71%。
值得一提的是,中金黄金始终强调自身经营安全的重要性。公司在2024年年度报告中表示:“树立‘零事故、零伤害、零污染、零重大风险隐患’目标,持续压实责任、完善体系机制,全力开展好年度重点专项行动,加强制度执行与追责力度,提升安全环保队伍能力建设,以‘科技兴安’提升本质安全能力,全方位筑牢安全环保基础。”
2个月前拟扩张版图
今年上半年以来,受地缘冲突等因素的影响,市场避险情绪浓厚,黄金价格持续增高。
中金黄金方面表示,公司预计今年上半年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26.14亿元至28.75亿元,同比预计增加50%—65%。业绩预增的主要原因为,公司抓住产品价格上涨有利时机,科学组织生产经营,进一步降本增效,公司业绩因此出现较大幅度增长。
但被忽略的却恰恰是那一块格栅板。《华夏时报》记者注意到,2个月前,中金黄金还在计划收购资产。5月24日,中金黄金发布关于筹划收购股权暨关联交易的提示性公告,表示拟收购包括控股股东持有的内蒙古金陶股份有限公司约49.34%股权在内的4家公司的部分股权。
据悉,四家标的公司涉及的业务主要为非煤矿山资源开采、生物氧化技术选、冶黄金矿、金银矿石采矿等。中金黄金方面表示,交易的主要目的为公司发展黄金主业,增强公司未来发展潜力,解决公司存在的同业竞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