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8月5日,A股两融余额已经达到了20002.59亿元,再次突破2万亿元。上轮行情两融余额首次突破2万亿元,还要追溯到2015年5月20日,当时正值一轮大牛市。同样是2万亿元,这次有何不同?
首先是占比不同。一方面,两融余额占A股流通市值的比重不同。8月5日,两融余额占A股流通市值的比重为2.31%,明显低于2015年5月20日的4.16%,表明当前两融余额的增长与市场整体市值的增长相匹配。
另一方面,融资买入额占A股成交额的比重不同。8月5日这一比重是10.23%,2015年时是14%。从历史数据来看,这一比值大多维持在6%至10%,历史最高曾达到19.26%。这说明当前杠杆资金的交易虽然活跃,但尚未达到过度投机的程度。
其次是资金流向不同。7月以来,两融资金主要流向的行业是医药生物、电子、电力设备等。主要流向的个股包括贵州茅台、宁德时代、胜宏科技、新易盛、比亚迪、药明康德等。相比之下,2014年至2015年期间,融资资金更偏向于金融板块。
最后是市场估值不同。以上证指数的滚动市盈率为例,当前的市盈率在15倍至16倍,而2015年5月时市盈率在19倍至20倍,高峰时期超过23倍。拉长时间来看,2015年年初到2015年年中,市盈率从15倍上升到23倍。而今年只是从14倍上升到16倍。市场估值并没有快速提升。
综合来看,此2万亿元与彼2万亿元不可同日而语,两者所处的市场环境已经千差万别,我们不能刻舟求剑,宜因时因地理性看待。
此外,刚刚召开的证监会系统年中工作会议提出,要全力巩固市场回稳向好态势。进一步健全稳市机制,增强市场监测监管和风险应对的有效性、前瞻性,加强预期引导。当前,市场监管体系更加完善,防风险的意识与能力也显著增强。我们更有理由相信,市场回稳向好态势将会持续得到巩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