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2日晚间,贵州茅台酒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贵州茅台”)披露2025年半年报。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893.89亿元,同比增长9.10%;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54.03亿元,同比增长8.89%。公告显示,上半年贵州茅台营业收入增长主要是销量增加。
主要经营指标稳中向好
上半年的经营业绩稳中向好为贵州茅台完成全年工作任务奠定了坚实基础。
具体来看,茅台酒作为公司的核心产品,继续保持稳健增长态势。与此同时,系列酒的快速发展也为公司带来了新的增长点。半年报显示,上半年茅台酒实现营业收入755.90亿元,系列酒实现营业收入137.63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0.24%、4.69%。
茅台酒、系列酒营业收入稳步增长的同时,生产质量也稳中向好。半年报显示,今年上半年茅台酒基酒产量约4.37万吨,系列酒基酒产量约2.96万吨,各轮次基酒符合轮次特征。
据了解,茅台酒方面,上半年贵州茅台利用“社会+自营”双渠道体系优势,不断优化运营体系,积极拓展销售渠道。系列酒方面,以茅台1935、汉酱、茅台王子酒“一体两翼”总体产品结构为战略核心,拓展销售网络,打造样板市场。
从销售渠道来看,半年报显示,上半年批发代理渠道实现营业收入493.43亿元,直销渠道实现营业收入400.10亿元。
武汉京魁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肖竹青对记者表示,贵州茅台核心大单品500毫升飞天茅台酒控量保价取得阶段性成果。贵州茅台已从过去的“政务+商务”两元驱动,成功转向“商务+礼赠+悦己(个人消费)”的多元场景驱动,年轻客群贡献了核心增量。
肖竹青认为,贵州茅台管理层当前的“控量稳价+多元场景+文化增量”组合策略,是其应对市场分化的关键,短期稳固基本盘,长期有望培育新的增长极。
国际化发展提速
半年报数据显示,上半年贵州茅台国内实现营业收入864.59亿元,国外实现营业收入28.93亿元。其中,国外营业收入同比增长31.26%。
国际化作为贵州茅台的重点战略之一,正呈现加速发展态势。亮眼数据背后,是贵州茅台从产品走出去到品牌、文化输出的阶段性成果。
2025年1月份,贵州茅台董事长张德芹明确国际化是“举全集团之力”推进的全局战略。在5月份的业绩说明会上,贵州茅台方面阐释了国际化的“三步走”路径,即从拓展市场让产品走出去的“出口”,到输出品牌、文化,让企业走出去的“出海”,再到具备国际化的价值创造能力,视野格局、发展理念、标准规则与国际接轨、联通的“国际化”。
今年上半年,贵州茅台坚持“六大体系”齐抓共建,全面加大国际市场开拓力度,积极与世博会、亚洲职业高尔夫球巡回赛等国际IP合作,发布5款“走进系列”新品和“世博会纪念酒”。
贵州茅台党委副书记、董事、代总经理王莉曾表示,贵州茅台要实现国际化的“质变”目标,在持续做好产品出口基础上,要努力构建“六大体系”,在出海阶段做好“量变”积累是当前的重中之重。
中国酒文化品牌研究院智库专家蔡学飞对记者说道,中国白酒走向世界是茅台等名酒自身发展的必然阶段,也是中国白酒实现消费升级转型的客观要求。从这个角度来看,茅台作为中国高端白酒代表,管理层持续深入国际化市场调研交流,完成了茅台酒更好的消费人群渗透,扩大了茅台的世界消费人群。同时,公司通过打造“茅台之夜”“茅台文化节”等国际品牌IP,也进一步强化了茅台的品牌文化价值,为茅台的自身国际化销售奠定了扎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