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贵州茅台酒股份有限公司(简称“贵州茅台”,600519.SH)发布的2025年半年报显示,营收、净利润继续保持同比增长态势。《经济参考报》记者发现,在白酒行业整体处于深度调整期、多家酒企业绩加速下滑的行业背景下,贵州茅台上半年仍然实现了营收、净利润的双增长,实属不易。不过,其经营现金流、合同负债下滑现象值得持续观察。
公开资料显示,贵州茅台的主要业务是茅台酒及系列酒的生产与销售,主导产品“贵州茅台酒”是我国大曲酱香型白酒的典型代表,集国家地理标志产品、有机食品和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于一身,营销网络覆盖国内市场及五大洲64个国家和地区。
财报显示,2025年上半年,贵州茅台的营收与净利润均有所提升——实现营收893.89亿元,同比上涨9.10%;实现归母净利润454.03亿元,同比上涨8.89%。另据披露,贵州茅台的茅台酒基酒产量约4.37万吨,系列酒基酒产量约2.96万吨,各轮次基酒符合轮次特征,生产质量稳中向好。
记者进一步研读公开资料发现,贵州茅台在坚持传统酿造技艺的同时,不断加快包括数字化在内的创新发展的步伐。2025年上半年,贵州茅台积极推进创新平台建设,贵州省生物制造实验室正式揭牌运行。同时,贵州茅台有序推进省生物制造业创新中心认定验收,首次参与《酒类商品碳标签分级评价指南》国际标准起草,重点推进《地理标志产品贵州茅台酒》等5项国家、行业标准修订,全方位、全领域推进数字化建设,规划、新建、续建和运营运维的平台系统30余项,启动建设产品包装设计与开发管理系统、供应链管理系统、运输车辆管理平台建设等数字化系统,助力公司高质量发展。
不过,在业绩表现不错的同时,贵州茅台的现金流和合同负债情况却不容乐观。财报显示,2025年上半年,贵州茅台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净额为131.19亿元,同比下滑64.18%。贵州茅台对此解释称,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减少主要是由于2025年上半年公司控股子公司贵州茅台集团财务有限公司吸收集团公司成员单位存款减少,及存放中央银行法定准备金和不可提前支取的同业存款增加。此外,上半年,贵州茅台的合同负债为55.07亿元,比2024年末下降42.59%。
业内人士指出,眼下白酒行业正处于“政策调整、消费结构转型、存量竞争”三期叠加的深度调整期,规模以上企业产量下降,行业整体呈现“量缩利减”态势。值得肯定的是,在如此复杂的市场竞争环境下,作为中国白酒行业的龙头企业,贵州茅台仍然交出了一份可圈可点的业绩答卷。但切实扭转现金流和合同负债下滑态势,或将成为企业持续推进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