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09-04 20:26:31 股吧网页版
疯狂的酱酒回归理性:茅台珍酒“哐哐”上新,“消费者本位”成共识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K图 600519_0


K图 06979_0

  没有一个行业永远向上,多年高速增长之后,白酒进入调整期。

  前几年被资本狂热追逐的酱酒赛道,感受尤为深刻。曾经,赤水河畔新项目接连上马,行业内外资本争相涌入,酱酒一度被视作“点石成金”的香饽饽。如今,狂热褪去,行业光环不再,赛道回归理性。今年上半年,白酒龙头贵州茅台营收增速首次降至个位数,珍酒李渡则出现上市两年来首次营收与净利润“双降”。

  如何从“资本驱动” 转向 “消费驱动”,如何让产品真正匹配消费者的需求与喜好,成为所有酒企必须面对和解答的核心课题。市场上仅有的两家酱酒上市公司——贵州茅台与珍酒李渡,不约而同地将发力点放在了新品上。无论是茅台的高频上新,还是珍酒的新品营销创新,本质上都是在通过产品这个载体,试探消费者的真实喜好,用更精准的价值传递打动市场。

  《每日经济新闻·将进酒》也密切关注到这两家酱酒头部企业在调整期的主动作为,试图从它们的动作中,探寻行业回归消费本质的路径与逻辑。

“茅老大”疯狂上新,百般试探消费者的心

  上半年,贵州茅台茅台酒产品实现营收755.9亿元,同比增长10.24%,增速高于公司整体营收;第二季度单季收入320.33亿元,同比增长10.99%。在飞天茅台批价持续波动回调的情况下,这一业绩的取得,离不开公司在产品布局上的密集动作。

  今年以来,茅台先后推出蛇年生肖酒、笙乐飞天、大阪世博会“走进系列”等新品,均通过“i茅台”平台发售。其中,8月8日上线的“贵州茅台酒(五星商标上市70周年纪念)”尤为引人关注。这款超高端新品限量25568 瓶,对应1954年5月1日至2024年4月30日的每一天,每瓶均印有专属身份编码(19540501 - 20240430)。

  尽管单瓶售价高达7000元,但其独特的“一日一瓶”设计,正是对消费者“个性化”需求的一次试探。

  茅台集团总经理王莉曾表示:“如果把茅台比喻成一棵大树,那么消费需求是土壤,渠道是根。如果供需不适配,渠道不广不深,不能充分触达消费者,产品就不能通过根系到达土壤,满足消费者的美好需求。”茅台的上新与规格调整,正是为解决“供需不适配”的痛点,通过多元化产品提升市场触达率。

  从渠道数据来看,这一策略成效显著。上半年茅台直销渠道收入占比大幅提升,其中直销模式实现营收400.1 亿元,同比增长18.63%,“i 茅台”贡献酒类不含税收入107.6 亿元,同比增长4.98%。业内分析认为,茅台通过新品放量,既能缓解飞天茅台的量价压力,巩固顶级白酒的文化与时间溢价,又能依托直销渠道掌握定价主动权,规避传统经销商渠道的价格炒作问题。

珍酒老板亲自下场的新品超级营销战

  与茅台稳中有进不同,珍酒李渡上半年业绩明显承压:营收同比下降 39.6%,经调整净利润同比减少39.3%。公司称业绩受宏观经济不确定性导致商务、宴请、送礼场景减少影响,同时也在主动调整发展节奏以确保长期稳定。

  面对压力,珍酒李渡董事长吴向东亲自下场破局,开启了一场高规格的新品营销行动。

  8月19日,吴向东开启第二场公开直播,80分钟内吸引超570万人次观看,刷新个人直播纪录。直播中他坦言:“白酒行业自今年一季度起持续下行,五月仍未回暖,因此我们启动补救计划,推出新产品。”

  这款新产品便是“大珍·珍酒”,定价600元/瓶,却对标3000元级别品质,被吴向东称为“超级产品”。

  为支撑这款产品,珍酒李渡同步启动 “万商联盟”计划,计划招募上万家联盟商,通过设置准入门槛、保障短期中期长期收益、严格价格管控等方式,与联盟商构建利益共同体。该计划开展百天,已吸引全国6100多名意向客户考察,签约超2000家。

  此外,珍酒李渡还跨界推出定价88元/瓶的“牛市”啤酒,直指超高端市场,进一步丰富高端产品矩阵。尽管上半年业绩不佳,但资本市场对其举措给予积极回应,8 月以来珍酒李渡股价涨幅达50.22%,市场资金关注度显著提升。

将进酒·点评:白酒,最终是一种消费品

  从茅台高频上新巩固高端地位,到珍酒李渡以“创始人IP+超级产品+联盟渠道”突围,两家酱酒龙头在行业深度调整期的路径虽不同,却有着一致的核心导向——回归消费本质。

  过去,白酒行业曾被赋予过多金融属性与概念价值,资本狂热推动下,部分企业依赖贴牌、讲故事便能盈利。但随着行业泡沫褪去,市场逐渐清醒:白酒终究是消费品,无论过往被赋予多高的价值,最终都要回归产品本身,以消费者需求为出发点。

  当前行业调整期,正是企业摒弃浮躁、聚焦核心的关键阶段。茅台通过多元化新品触达不同消费需求,珍酒李渡以创新营销与渠道模式贴近市场,二者的实践都证明:唯有立足消费者喜好,打造个性化、有稀缺性与价值感的产品,才能在逆周期中站稳脚跟。这不仅是两家企业的破局之道,更可能成为白酒行业未来发展的主流逻辑。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61278686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4000300059/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