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贵州茅台”微信公众号消息,10月15日,茅台集团党委副书记、总经理,茅台酒股份公司党委副书记、代总经理王莉在山东青岛主持召开茅台酱香系列酒营销座谈会。
会上,王莉从坚定信心、保持韧性、市场政策三个方面,与厂商进行了交流,她认为,既要把握宏观趋势与产业机遇,也要持续夯实产品、渠道与终端三大基础,共同推动茅台酱香酒在高质量发展道路上行稳致远。
谈信心讲销量
2025年上半年,全国规模以上白酒企业产量累计达191.6万千升,比上年同期下降5.8%。行业总产量自2016年达到峰值后已进入下行通道。
面对行业周期性调整和消费趋势变化的多重压力,王莉再次明确“信心”。
她谈到,信心主要源于两个层面:从微观层面来看,根据各方反馈,茅台酱香酒以自身卓越的品质为基础,6至8月市场保持基本稳定,9月各产品终端动销环比都有明显回升。特别是茅台1935酒,终端动销同比去年有显著增长,渠道存销比已回到健康水平,充分印证了产品的市场韧性,彰显了产品的市场力、品牌力。从宏观层面来看,国家正着力扩大消费需求,以AI、新能源、新材料为代表的新兴产业,正快速发展,新旧动能转换加快,为未来的增长不断积蓄动能,只要主动融入这一进程,就必然能迎来发展的“蝶变”。
明确任务敲定策略
“韧性是产品穿越市场周期、可持续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王莉表示,从当前的市场形势看,茅台酱香酒仍面临较大挑战,特别是渠道承压需要高度重视。
她认为,四季度及未来一年,市场建设的主要任务,是以消费者为中心、市场需求为驱动,围绕渠道良性发展、产品适配需求、终端强化体验三个方面,构建更具韧性的生态体系。
具体而言,渠道端要积极转型,创新营销模式,大力发展团购、零售,拓展线上、私域等新兴渠道;围绕市场容量、消费潜力与结构特征,建立科学的渠道评估体系,合理规划渠道布局,为资源精准投放提供依据。
产品端要聚焦适配消费者需求,建立数据收集、分析、决策动态机制,以终端动销为驱动,构建科学的产品投放体系,避免因盲目投放破坏渠道韧性,影响市场秩序;要进一步分析目标客群,精准产品定位,聚焦主力产品、重点市场、目标客群,促进产品体系升级,细分市场策略,拓展消费场景,满足消费需求;完善品质表达和品牌建设,讲好产品的工艺、质量、产区等特色优势。
消费终端要提升终端体验,规范茅台酱香酒文化体验馆建设,打造有文化内涵的消费场景;加快终端信息化建设,优化市场活动服务流程,让消费者充分感受到尊重和价值。
“精准的政策支持是做好市场的重要一环”。王莉表示,要深入研究供给和需求两端特征,重点针对渠道韧性保持、良性发展,加大市场投入,匹配相应市场政策。一要推行“一品一策”,精准匹配不同产品与区域市场的特性,基于消费者需求,实现“分品、分区域、分渠道”的精细化管理。二要实施“一域一策”,通过共性、个性、多元的政策组合,进一步提高市场推广的有效性。
此外,王莉认为,共性方面要围绕统一的品牌形象建设等基础环节,制定全国性的市场支持框架;个性方面要侧重于精准施策,针对不同区域、消费场景、企业类型及圈层客群,提供个性化的市场资源支持;多元化方面要通过文创开发、品鉴推广、文化宣传等丰富形式做好政策支持,增强品牌与消费者之间的情感纽带,为消费者创造超越产品本身的情感链接和情绪价值。
长期接近茅台的市场人士对上海证券报记者表示,透过此次会议,不难发现,茅台告别了过去传统的增长模式;而是指导渠道、开放场景、加强动销,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科学投放。“需要注意的是,这种改变,一定程度上会对销售增速产生影响,但足以窥见茅台管理层对更长远、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坚持与决心。”
中国酒业独立评论人肖竹青认为,贵州茅台管理层提出的“韧性管理”,实际上是结合市场大环境情景变化和需求状态,灵活把握企业的发货节奏,通过影响茅台的市场供求关系,以实现高效管理;这不仅平衡了短期利益与可持续发展的长期利益,而且平衡了企业利益和渠道伙伴利益;这种变化的核心是强化贵州茅台集团在当前大环境下,实现对市场供求关系的确定性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