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酒形势下行,一些打着名酒幌子的套路再次横行。
酒企动态
茅台再次辟谣直营店招商等骗局
近期,“茅台计划开放850家直营终端门店”的消息在网络上广泛传播,附带“1499元飞天茅台直供”“每月60-480箱配额”“18项扶持政策”等诱人表述,更有假冒茅台直销部人员致电推销“1169元低价飞天”、伪造“企业申购会议”邀请函等传言广泛流传。
这些信息通过模仿官方口吻捏造所谓“官方政策”,以“850家名额”“50万加盟费”等具体数字制造真实感,并使用各种话术营造紧迫氛围。
另一类广泛传播的虚假消息称“茅台开放1499元飞天茅台企业专属申购通道”,利用茅台酒的市场价差作为核心诱饵,为增强欺骗性还盗用真实的“贵州茅台酒2025年全国经销商联谊会”等图片,通过真假信息混杂的手法误导消费者。
对此茅台方面近日再次辟谣,表示茅台集团及下属子公司从未授权或委托任何主体,发布以上信息,组织开展以上招商活动。这是今年9月后茅台再次就相关信息辟谣。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注意到,最近两年,每隔几月就会有类似招商消息在网络流传,记者也接到过类似的“招商人员”电话,卖点均是门槛极低的加盟或购买条件。
网络招商、申购文章通常附有链接或二维码,诱导用户留下联系电话。相关所谓“招商人员”联系电话都是仁怀当地,会邀请买家、商家前去茅台镇乃至茅台酒厂考察。随后,自称“茅台集团工作人员”的社会人士会回电联系,并通过精心包装的微信朋友圈进一步博取信任,最终以“保证金”“认证费”等名目骗取打款。
这类招商实际上与茅台并无关联,往往是社会上其他白酒产品的销售人员所为。
一方面,茅台酒的经销商队伍保持稳定、近年并未有调整,仅有系列酒经销商近年在扩容,而茅台在全国的直营店都是茅台销售公司开设,本身就与经销商无关,更不会对社会开放加盟。并且最低50万元的加盟门槛,对于货值较高的茅台酒而言,显然也低到不合理。
另一方面,所谓1499元直供价买飞天的招商,从记者与相关“招商人员”联系了解到的情况来看,实际上是卖贵州一些非知名品牌酱酒并搭售少量飞天,后者货源不明,且最终综合成本计算下来,与市场价相比并无优势。
国台酒称被侵权假冒
另一家贵州酱酒也遭遇了假冒侵权。11月18日,国台数智酒业集团发布声明,表示公司遭遇多次商标假冒、侵权,市面上出现“国台玉·享酒”以及伪造国台主品牌产品以进行低价招商,此外有电商直播间通过低价引流等方式,将消费者引到非销售国台产品的电商平台
对此,国台在声明中指出,该公司从未生产“国台玉·享酒”,也未授权任何概念和标识模糊的主品牌产品,“如市场上出现该类包装产品均为假冒伪劣产品”,并涉嫌构成假冒注册商标和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的侵权等行为,国台将对制售假酒行为依法举报或报案。另外,国台方面还强调严禁经销商“内卷式竞争”,对于破坏市场秩序的经销商,将会进行处罚乃至取消经销资格等。
华润酒业与华润万象生活达成合作
华润酒业官微11月18日披露,华润酒业与华润万象生活于当日签署白酒销售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共同开发“白酒亿元品类”,聚焦万象生活在管住宅、写字楼、购物中心、产业园等业态及B、C端多元客户,携手开拓全平台、全渠道、全客群联动的白酒销售新赛道。
这意味着华润万象生活在全国服务的两百多万户住户和两百多栋写字楼的用户,都有机会成为金沙酒业等华润白酒产品的客户。
三得利多款酒产品明年涨价
酒水及饮料巨头三得利近日公告,将从2026年4月1日起,对旗下187款产品的建议零售价进行调整,酒类方面,涉及品类包括威士忌、烧酒和进口葡萄酒等。
按照通知,三得利的威士忌品牌山崎、白州和響涨价幅度在5.6%至15.3%之间,其中高年份的響30年、山崎25年和白州25年,建议零售价都被提高至人民币约20777元/瓶,上涨超过2700元。这三款高年份产品在2024年大幅提价125%之后,价格再一次上调。与此同时,山崎18年、白州18年以及響21年零售价提高约300.5元/瓶,达到约3055元/瓶。
今年4月三得利已对旗下234款产品进行过一轮提价,明年新一轮提价落地后,三得利旗下全品类产品完成提价。
对于本次涨价,三得利方面表示,主要是包材等原材料价格上调以及进货成本提高,“仅凭借公司自身的努力无法消化该成本,因此选择提价”。
贵州无忧酒业被执行超6200万皇台酒业一度考虑合作
近日,贵州省遵义市仁怀市人民法院向无忧酒业发出6份执行文书,合计被执行标的6255.51万元。无忧酒业前身为1983年成立的仁怀县茅台镇渡口酒厂,2002年重组更名,现法定代表人冯建波,嘉健实业以75.18%的持股比例实现控股,郭芳芬通过持有嘉健实业96%股权被视为实际控制人。
2023年11月,嘉健实业将所持无忧酒业80.5%股权(对应出资额1.74亿元)全部出质;2024年7月,皇台酒业曾拟与无忧酒业共同出资3000万元设立子公司,仅7天后以“审慎性原则”紧急终止合作。
失去外部“输血”后,无忧酒业2025年仍在山东、广东推进“厂商命运共同体”战略,并联合华君传媒投放覆盖全国40余座核心枢纽机场广告。
行业要闻
10月白酒产量下降18.3% 年内啤酒产量涨幅归零
上周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10月,规上企业白酒产量27.6万千升,同比下降18.3%。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注意到,这是今年白酒产量第五次出现两位数下滑。
前10个月,白酒产量累计290.2万千升,累计同比下降11.5%,至此今年白酒产量跌幅首次达到两位数。
啤酒产量再次转跌。10月,规上企业啤酒产量179.4万千升,同比下降1%。前十个月啤酒产量累计3163.1万千升,累计增长0.0%,涨幅归零。
10月葡萄酒产量0.7万千升,同比下降12.5%;1-10月,葡萄酒产量累计7.2万千升,累计下降21.7%。
海外要闻
全球酒业市值四年蒸发8300亿美元
过去四年间,全球主要酒业公司的市值已蒸发约8300亿美元,追踪约50家酒饮企业的彭博指数较2021年峰值下跌46%。这一持续下滑,已被行业分析师视为“结构性变革的明确信号”。摩根士丹利分析师Sarah Simon认为“结构性变化正在发生,人们喝酒越来越少了。”
嘉士伯或将出售部分亚洲业务股权
11月17日,知情人士透露嘉士伯正在考虑出售其部分亚洲业务,札幌啤酒背后的札幌控股有限公司成为主要买家。
相关人士称嘉士伯正在与这家日本公司进行洽谈,后者倾向于收购嘉士伯亚洲业务的少数股权。该名知情人士还表示,如果双方无法就股权比例和其他条款达成一致,此次交易可能无法完成。
札幌控股公司和嘉士伯双方都拒绝置评。 札幌控股公司也在推进出售其子公司札幌不动产公司的计划,收购嘉士伯部分股权,符合札幌控股公司加强其啤酒核心业务的战略。
2023年,札幌啤酒与嘉士伯达成业务合作,共同在马来西亚、新加坡和香港市场生产、销售札幌啤酒。
百威英博考虑收购果汁鸡尾酒品牌加码非啤酒业务
11月18日,全球啤酒巨头百威英博传出重大战略动向,正就收购美国即饮盒装果汁鸡尾酒生产商BeatBox展开深入谈判,交易估值约为7亿美元,有望在近期完成。这一潜在收购被解读为百威英博应对啤酒销量持续下滑、加速推进“超越啤酒”(Beyond Beer)战略的关键一步。
酒业人事
迎驾贡酒董事倪杨离职
11月17日迎驾贡酒公告,当天董事倪杨的辞职报告,并同日召开职工代表大会选出倪杨为第五届董事会职工代表董事。倪杨原任销售公司副总经理、外围管理中心总经理,其离任未导致董事会成员低于法定人数,且不存在未履行完毕的公开承诺。
皇台酒业聘任项新周为副总经理、董秘
皇台酒业11月21日公告,董事会同意聘任项新周为公司副总经理、董事会秘书。
项新周1986年出生,2009年至今历任宝塔石化集团有限公司股权部部长、资产管理部副总经理、总经理职务,任宝塔实业股份有限公司董秘、副总经理职务,江苏华盛天龙光电设备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秘书等职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