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乳业日前宣布,子公司拟将新西兰北岛资产作价12亿元人民币出售给美国乳制品巨头雅培旗下公司新西兰雅培。近年子公司因经营状况不佳,光明乳业盈利长期受拖累,在“中国乳业三巨头”中也出现掉队迹象。
根据光明乳业9月29日的公告,子公司新西兰新莱特乳业有限公司(简称新莱特)拟以1.7亿美元(约合2.88亿新西兰元/12.1亿元人民币)的价格,将其北岛资产出售给美国乳制品巨头雅培旗下的新西兰雅培。
此次新莱特出售的资产包括Pokeno、RPD和Jerry Green场地的相关资产及设备,其中Pokeno工厂于2020年竣工,年产能4万吨,已成为最先进的营养粉生产基地。公告提到,本次被出售的北岛资产账面价值约为2.82亿新西兰元,评估价值约为2.85亿新西兰元;双方最终协商的交易价高于上述评估价。光明乳业在公告中还表示,出售新西兰北岛资产将为子公司新莱特带来充足现金流,用于偿还债务;预计新莱特2026财年的净利润有望增加1000万至1500万新西兰元。
光明乳业于2010年大举布局新西兰市场。根据公开信息,当年光明乳业出资8200万新西兰元收购新西兰乳企新莱特51%的股权。公司称收购目的是完善全球供应链,在高附加值乳粉、原料奶等细分领域寻求增长点。
但这一海外子公司后续却成了公司“吸血包”。根据光明乳业财报,自2021年至2024年,新莱特分别实现净利润-0.4亿元、0.28亿元、-2.96亿元、-4.5亿元。公司为此也计提了资产减值损失:自2022年至2024年,光明乳业陆续计提资产减值损失分别为0.51亿元、2.84亿元和2.04亿元。显然,这也拖累了公司的盈利,2022年以来光明乳业营收连续三年下滑;今年上半年,光明乳业营收再次出现负增长,同比减少1.9%;归母净利润2.17亿元,同比下降22.5%。
就在2024年6月,光明乳业全资子公司光明乳业国际投资有限公司向新莱特提供了1.3亿元新西兰元,约合5.61亿元人民币)贷款。同年10月,光明乳业发布公告,宣布子公司新莱特定向增发已经完成,新莱特以0.6新西兰元/股的价格向光明乳业控股有限公司增发3.08亿股,融资约1.85亿新西兰元;定增完成后,光明乳业对新莱特持股比例提升至65.25%。
光明乳业曾经与伊利、蒙牛并称为中国乳业三巨头。2002年公司登陆上交所时曾被市场视作“国内综合实力排名第一的乳业”,但没几年便被友商伊利、蒙牛超越。伊利、蒙牛在2005年营收双双破百亿元时,光明乳业当年营收只有69.04亿元;2011年光明乳业营收首次破百亿元,但彼时两家公司营收已超越300亿元。就在不久前,荷兰合作银行发布的2025年全球乳业20强榜单显示,伊利稳居全球乳业五强、12年蝉联亚洲乳业第一,并再次成为唯一进入全球五强的中国乳企。公开资料显示,伊利首次进入全球五强发生在2020年,而蒙牛也在2017年成功跻身全球乳业十强,而光明乳业依然未能上榜全球20强。
华泰证券研究员吕若晨认为,展望未来,考虑到消费需求仍处于缓慢复苏阶段,光明乳业继续坚守“新鲜战略”,加速推进低温奶全国化布局,期待后续需求改善;利润端,公司持续优化销售费用管控,毛销差有望进一步提升,伴随原奶周期走向供需平衡,后续淘汰牛损失有望同比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