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盘后,万业企业(600641.SH)公告称,公司股东大会审议通过了《关于拟变更公司名称、经营范围并修订<公司章程> 的议案》,名称拟变更为“上海先导基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今年上半年,公司传统的房地产业务的“存在感”明显下降,这场跨度多年的转型,也在营收结构的变化中逐渐清晰。
但尽管半导体业务比重显著提升(今年上半年已超过2/3),但公司整体盈利情况并不乐观。在入局颇为“拥挤”的半导体赛道后,万业企业尚需更为“扎实”的业绩来给出说服力。
更名为“先导基电”的同时,万业企业的经营范围将全面聚焦集成电路芯片及产品销售、电子专用设备销售、新材料技术研发等半导体相关领域。
万业企业的更名并不令人感到意外,其近年来的财务数据也在一定程度上勾勒出了转型轨迹。Wind数据显示,2023年年报,房地产业务仍以5.48亿元收入占据半壁江山,专用设备制造业务收入3.46亿元尚处追赶阶段,收入占比为35.85%,但已是2022年该业务营收占比的2倍。
2024年11月,当不少房地产业务承压时,先导科技集团成为万业企业实际控股股东,此后公司成立了全资子公司安徽万导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开展铋材料业务。2025 年一季度成为关键转折点,设备与材料业务合计收入占比约75%,远高于地产业务收入比例。
另据2025年半年度报告披露,公司上半年实现营收6.99亿元,其中公司房地产业务以车位和原有存量房产的销售和经营为主,无新增住宅开发项目,房地产业务已进入收尾阶段;铋材料业务实现销售收入5.25亿元,公司广东清远与安徽五河基地处于正式生产阶段,湖北荆州与浙江衢州基地正处于新产能推进阶段,并计划于今年年底前完成新增产能扩张。

(万业企业2022年报-2025年中报历年营业收入占比分布图)
面对投资者对技术路线与商业化进展的关切,公司管理层在股东大会上透露,截至今年上半年,旗下凯世通已累计在12英寸晶圆厂产线交付离子注入机订单超40台,累计量产晶圆片数突破500万片。
正如万业企业在公告中所言,公司现有名称已无法全面反映公司目前的业务结构及未来发展战略,是为了“更加综合全面地体现公司的核心业务和产业布局,准确反映公司未来战略发展方向”。
不过,2025年上半年,半导体材料业务虽发力明显,但万业企业近7亿元的营收仅换得4100万元的归母净利润(扣非净利润仍为负数),其中还包括出售子公司股权所获取的投资收益。
其中,在万业企业主要控股参股的5家公司中,对应开展房地产业务的主体上海业萌实业有限公司和上海万业企业宝山新城建设开发有限公司,今年上半年分别实现归母净利润1310.74万元和191.37万元;在对应的开展半导体业务的主体中,上海凯世通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浙江嘉善)嘉芯半导体设备科技有限公司和安徽万导电子科技有限公司今年上半年分别实现归母净利润-1.13亿元、-3047.00万元和9317.98万元,仅一家盈利。
在经历了主业调整、企业名称变更后,在颇为“拥挤”的半导体赛道,万业企业仍需用持续稳定的业绩表现来给出说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