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入夏以来,全国多地持续高温,电力负荷持续走高。公开信息显示,8月4日至6日,国家电网经营区用电负荷连续三天创历史新高,最大负荷达12.33亿千瓦,较去年11.80亿千瓦的极值增长5300万千瓦。
在此背景下,市场对电力板块上市公司关注度提升。多家电力领域公司表示,正积极行动,为各地迎峰度夏贡献力量。
乐山电力股份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向《证券日报》记者介绍,今年7月份以来,乐山地区持续出现高温天气,能源保供面临严峻大考,公司多措并举持续开展电网升级建设,陆续实施了乐山市犍为县110千伏孝姑变电站、夹江县35千伏杨柳变电站增容改造等多个项目建设。其中,位于峨眉山市高桥镇的110千伏高桥变电站于近期完成全新升级并正式投运,为当地迎峰度夏再添保障。
四川西昌电力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西昌电力”)董事会秘书晏科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近期西昌市气温居高不下,面对激增的用电需求,公司统筹调度、多措并举,确保所辖电网始终保持安全稳定运行。今年3月份,西昌电力与国家电网第四、第五并网点建成投运,不仅强化了区域电网与主干电网的联络强度,提升电力输送的灵活性与可靠性,更有效扩充了下网供电容量,为应对用电高峰提供了坚实的电力支撑。”
深圳市兆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近期在投资者互动平台上表示,安徽正处于用电高峰,电力需求旺盛,公司位于安徽合肥的太阳能光伏电站等新能源场站,正积极响应政府“度夏保电”的相关部署,已全面满负荷运行中,全力投入发电业务,为区域电力保供贡献力量。
“未来电力需求或将持续增长。”深圳中金华创基金董事长龚涛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我国的电力消费采用阶梯式电价制度,利用虚拟电厂错峰用电正逐步成为节能的重要举措。
事实上,记者注意到,随着夏季用电高峰期的到来,市场对于电力输送、虚拟电厂和储能等领域相关公司的关注度也有所提升。
例如,上海电力股份有限公司8月6日的股价创下近期阶段新高。此前的投资者交流活动记录显示,公司参与上海虚拟电厂服务起步较早,拥有较多的楼宇供能能源站,并积累了大量的供能能力。结合能源站的调节能力,在上海市的夏季或者冬季的用电高峰期间,公司可通过虚拟电厂的调度,实现能源的高效益配置。
朗新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近期在与投资者互动时提到,公司的能源互联网平台连接了千万级的工商业电力用户和近百万座分布式光伏电站,目前已在超过25个省份获得售电牌照,帮助工商业电力用户购电和光伏电站等新能源发电主体售电,成为连接发电企业和电力用户的桥梁。用电高峰期间,公司交易电量增长明显。
工信部信息通信经济专家委员会委员盘和林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夏季高温等因素提高了近期的用电需求,也考验着电网的供需调配能力。未来,市场对于电力输送、跨季节调配、储能等多个方面的需求或将进一步增长,有望带动相关产业持续发展,可再生能源的占比也将进一步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