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房地产行业深度调整与政策引导转型的背景下,城投控股(600649.SH)紧扣中央及上海城市更新政策导向,依托“开发+运营+投资”多元业务布局,2025年上半年实现业绩关键突破。
8月30日,城投控股(600649.SH)2025年半年度业绩报告显示,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9.27亿元,同比增长807.72%,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53亿元,较去年同期大幅提升。
值得关注的是,上半年城投控股不仅成功扭转上年同期亏损局面,营收利润出现大幅增长,更在城市更新、租赁运营等核心领域巩固优势,叠加财务结构优化与ESG评级提升,充分彰显“城市生态服务商”转型的强劲韧性。
分析人士指出,城投控股旗下服务运营业务展现出强大增长潜力,与房地产开发业务形成了良好互补。这种多元协同模式不仅增强公司抗风险能力,也为其在房地产行业转型中提供了新增长路径。未来,在政策支持和市场机遇的双重驱动下,城投控股有望进一步巩固转型成果,实现更高质量发展。
业绩与财务双向向好政策红利夯实发展根基
2025年上半年,房地产行业整体面临挑战。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全国新房销售成交金额和面积均出现同比下滑,市场仍处于调整期。城投控股在报告期内展现出了强大的发展韧性,实现了营收和利润的逆周期"突破。
从盈利端看,城投控股多项指标由负转正、大幅改善。2025年上半年,其利润总额为3.59亿元,较上年同期实现显著正向增长;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53亿元,较去年同期的-1.02亿元成功扭亏为盈;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同样由负转正,达到1.28亿元。
对于业绩扭亏的核心原因,华泰证券研究员刘璐分析道:“报告期内公司同比实现扭亏,关键在于两点:一是开发业务竣工结算规模大幅提升859%,直接推动营收高增长;二是申通地铁、国泰海通等股权投资股价上涨,形成0.24亿元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同比增加0.82亿元,进一步增厚利润。”
具体来看,房产项目竣工交付结转增加是营收和利润增长的核心驱动力。据开源证券数据,2025年上半年,城投控股竣工面积达到11.1万平方米,而2024年同期竣工面积则为零。
财报显示,上半年城投控股旗下露香园二期、馥公馆、鑫悦珑庭等多个项目进入结转期,其中露香园二期项目表现尤为突出,2025年上半年结转金额达30.78亿元,成为拉动利润增长的关键力量。
刘璐进一步指出,随着露香园二期结算高峰逐步到来,城投控股地产结算毛利率较2024年全年回升至18.9%,盈利水平显著改善。
展望全年,机构对城投控股的盈利预期保持乐观。刘璐表示,“公司2024年合计销售额创下177亿元的历史新高,充沛的待结算资源有望逐步转化为收入;同时,以露香园为代表的非房地联动项目占比提升,将推动毛利率持续修复,两方面因素有望助推公司全年利润继续实现高增长。”
值得关注的是,政策红利的持续释放,也为城投控股的发展夯实了根基。
当前,房地产行业正处于转型关键期,政策引导成为重要变量。2025年上半年,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适时调整优化房地产政策”,上海市也出台“沪六条”等政策,重点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推动城市更新和租赁住房市场发展。
在此环境下,城投控股的业务布局深度契合政策导向,在保障性租赁住房、城中村改造等领域精准发力。分析人士认为,公司将持续受益于政策倾斜,实现业务规模与质量的双重提升。
在财务方面,城投控股展现出卓越的管控能力,债务结构持续优化,现金流状况良好,归母净资产与总资产规模保持稳健,为业务拓展提供坚实资金保障。
报告显示,上半年城投控股总资产达864.65亿元,较上年度末增长2.1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209.50亿元,较上年度末增长0.23%;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0.73%,同比增加1.22个百分点。
在风险控制方面,城投控股负债结构合理,风险可控性强。截至2025年6月末,公司资产负债率为74.79%,处于合理区间;有息债务余额430.07亿元,规模相对较低,综合融资成本仅为3.7%;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5.35亿元。
此外,截至报告期末,城投控股合并口径存续的公司信用类债券中,公司债券余额50.79亿元,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余额50.77亿元,融资渠道稳定。
值得一提的是,为维护公司价值及股东权益,彰显管理层对未来发展的信心,城投控股于近期发布了股份回购公告,计划以自有资金及股票回购专项贷款资金回购公司股份,回购资金总额在0.5亿元-1亿元之间,回购价格不超过6.87元/股,预计回购股份数量占公司总股本的0.29%至0.58%。
“2025年上半年,公司《估值提升计划暨提质增效重回报行动方案》各项举措有序推进。公司从优化经营质效、深化投资者关系管理、加大现金分红力度、提升信息披露质量、推进股份回购、加强科技创新等多方面发力,切实推动高质量发展与投资价值提升,进一步增强投资者回报。”城投控股方面表示。
“开发+运营+投资”多业务协同释放可持续发展新潜能
经过多次改革重组,城投控股现已形成“地产开发、服务运营、产业投资”三大核心业务板块,构建了“投融建管退”的闭环生态。
其中,地产开发业务奠定公司发展基础。尽管市场整体承压,城投控股凭借优质土地储备与多元化产品策略,保持了开发业务的稳定表现。报告期内,城投控股累计落实资金回笼58亿元。
在项目储备方面,城投控股在上海核心区域拥有优质土地储备。华泰证券测算显示,公司未售货值达700余亿元,且99%位于上海,露香园二期的别墅产品C地块有望于2025年推出,货值约60亿元;2024年获取的黄浦区小东门及闵行区项目也将按计划入市,公司待入市货值充沛。
对于拿地计划,城投控股方面表示,公司积极跟进优质项目研究和储备,密切关注重点区域城中村改造项目、核心城区出让地块,杜行、诸翟两个城中村项目配合动迁计划,稳步推进后续工作。
而服务运营业务已成为城投控股业绩增长的核心新引擎,其中,租赁业务的扩张与盈利表现尤为亮眼。
财报显示,2025年上半年,城投控股主要在租项目包括“城投宽庭”租赁社区、城投控股大厦等。截至6月末,其出租房地产建筑面积达57.98万平方米,实现租金收入约1.59亿元。
作为上海租赁住房市场的标杆品牌,半年报显示,“城投宽庭”目前已投入运营项目达10个,房源超1.4万套,出租率持续保持高位。2025年上半年,“城投宽庭”徐汇社区正式开业,进一步扩大运营规模。
更关键的是,“城投宽庭”成功入选上海“房补联动”政策合作机构,可为领军人才提供专项租房补贴。政策背书不仅强化了品牌竞争优势,更有助于吸引优质客群,进一步提升出租率与收入稳定性。
目前,城投宽庭正从“规模扩张”转向“品质赋能”,其品牌矩阵已逐渐形成。8月8日,城投宽庭高端服务式公寓品牌“宽岚”正式亮相,通过构建居住、休闲、社交三位一体的复合场景,为追求高品质生活的高净值人群提供全新租住解决方案。此次高端服务式公寓的发布,标志着城投宽庭在高端租赁住房市场迈出了坚实的一步,同时也为上海保障性租赁住房体系注入了全新活力。
报告期内,“城投宽庭”品牌荣获“2024-2025中国住房租赁企业国企综合实力TOP10”等荣誉,张江、九星社区分别入选行业十大案例与品质作品,进一步巩固“城投宽庭”在租赁住宅行业的领先优势。
按照城投控股“十四五”规划,2025年其租赁住房运营规模目标为2万套,这意味着2025年下半年仍有约40%的增长空间,规模效应将持续提升盈利水平。
上述分析师评价道:“租赁业务不仅为城投控股提供了稳定的现金流,更在政策支持下展现出巨大增长潜力。随着保障性租赁住房政策的持续推进,这项业务有望成为公司未来最重要的增长点。”
在投资板块,其始终服务于前两大主业,通过产业基金、REITs等工具,为地产开发与服务运营提供资金支持。2025年上半年,城投控股共计收到已上市证券分红约0.41亿元;截至报告期末,持有的已上市证券市值约44.66亿元,投资收益稳定。
在资产证券化领域,公司旗下直投平台投资的“城投宽庭REIT”表现突出,经过一年多的二级市场交易,截至2025年6月末收盘,该REIT较发行价上涨45.11%,其底层基础设施资产江湾社区、光华社区及基金本身均已进入稳定运营阶段。
据了解,城投控股已确定“城投宽庭REIT”的潜在扩募资产,正有序推进后续扩募工作,同时积极利用回收资金收购市场优质项目,进一步盘活存量资产、提升资金使用效率。
“公司已打通C-REIT通道,目前已经进入扩募周期,计划将浦江和九星社区纳入底层资产,资产证券化以及价值重估的空间也有望进一步提升。”华泰证券分析师指出。
在实现业绩增长的同时,城投控股在可持续发展方面也取得进展。2025年上半年,城投控股在Wind ESG评级从BB提升至BBB,标志着公司在环境管理、社会责任履行及公司治理方面的表现得到了市场认可。良好的ESG表现不仅增强了品牌形象,更有助于吸引长期机构投资者、优化投资者结构,为长期高质量发展注入信任价值。
2025年上半年,城投控股以业绩扭亏、财务稳健、业务协同的亮眼表现,验证了其“开发+运营+投资”多元战略布局的前瞻性与执行力。展望未来,随着上海城市更新持续推进、租赁业务规模扩张及REITs等工具深化应用,城投控股有望在行业新周期中实现更高质量发展,为股东与城市发展创造双重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