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09-19 14:47:21 股吧网页版
54亿元收购布局商用制冷,海尔智家加码B端市场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K图 600690_0


K图 06690_0

  海尔智家旗下智慧楼宇业务的商业版图,正在B端加速扩张。

  2023年12月,海尔智家宣布以约6.4亿美元(约合人民币45.22亿元)现金收购开利集团旗下的商用制冷业务(CCR),即标的公司Carrier Refrigeration Benelux B.V.的100%股权及相关资产;次年10月,海尔智家宣布完成收购,实际交易金额约为7.75亿美元(约合人民币54.76亿)。

  有别于此前对三洋电机、新西兰品牌斐雪派克、意大利品牌Candy等业务的收购,本次是海尔智家首次尝试收购主要面向B端客群的制冷业务,被视为其进一步强化全球ToB业务布局的重要举措。

  9月17日,海尔智家旗下智慧楼宇业务子品牌PROFROID普华推出CO热泵热水、智能多联机及集成式高效机房三大新品方案。据悉,PROFROID在二氧化碳CO制冷等领域具备技术积累,在欧洲市场定位中高端制冷品牌。

  PROFROID中国区总经理张新刚表示,该系列产品的推出,将加速推动海尔智家ToB业务转型,并成为其智慧楼宇产业迈向欧洲市场的重要品牌支点。

  推动技术协同

  制冷设备制造商开利集团旗下的商用制冷业务有着悠久的发展历史和技术积累,包括制冷设备制造商PROFROID、生产商超、餐饮行业制冷机组和设备的厂商Celsior、跨临界制冷系统供应商Green&Cool等多个品牌,也在各ToB领域的细分场景积累了丰富的研发、生产、渠道资源。

  以本次海尔智家推出的新品牌PROFROID为例,该品牌于1961年成立于法国马赛,1989年被美国开利集团全资收购,此后专注于CO制冷技术的研发及应用,并于2004年推出首台CO冷凝机组,应用于瑞士。

  作为一种天然存在的气体,将CO作为冷凝剂的单位容积制冷量比常规制冷剂高5~8倍,对于相同冷负荷的制冷系统,压缩机的尺寸可以明显减小,重量减轻;此外,不同于氟利昂等传统制冷剂,CO对大气臭氧层没有破坏作用,其GWP(全球变暖潜值)仅为1,环保性能显著。

  在这样的背景下,PROFROID所掌握的CO相关制冷技术及专利,在全球对低碳环保重视度不断提升的大背景下,成为B端制冷业务绿色化、高端化转型的重要路径。

  在将CCR纳入麾下后,海尔智家也迅速开始与PROFROID展开业务对接,将其在CO制冷领域的积累与海尔自身的技术优势进行研发协同。

  “目前PROFROID在CO冷技术领域的专利有100余项,结合海尔智家智慧楼宇本土化优势后,开发的CO热泵热水机组已经推出市场,更大范围的CO并联领域的技术,我们也在规划以技术转化的形式进行布局。”张新刚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表示。

  据其介绍,在本次发布的新品方案中,PROFROID CO热泵就是技术协同典型成果,该产品融合了欧洲高温热泵技术与海尔智家智慧楼宇复叠热泵智控系统,在-40℃极端低温环境下仍能保持高能效稳定运行,3秒快速升温,最高出水温度达95℃,突破了传统热泵温域限制,有望成为工业工艺领域清洁供热首选。

  差异化品牌布局

  除了技术协同带来的产品创新,包括PROFROID在内的一众成熟B端制冷品牌,同样是海尔智家本次收购的重要成果。

  PROFROID中国区运营总监刘建涛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表示,暖通市场应用场景复杂,客户需求多元,单一品牌难以满足不同用户群体的全方位需求,海尔智家在收购CCR时,主要目的之一就是引进一个高端品牌开拓国内暖通市场的高端客群,其也将与海尔主品牌进行差异化区分。

  “从自身定位角度而言,PROFROID对标的是商用制冷一线的外资、合资品牌。” 张新刚也表示,海尔智家计划将其打造为公司在商用制冷领域的中高端品牌先驱。

  一个值得关注的要点在于,在全球愈加重视低碳化、绿色化发展的背景下,购得CCR成熟的、符合欧洲市场环保标准的技术和业务,将提升海尔智家暖通业务在海内外市场的低碳、节能竞争力。

  2021年,中国加入《关于消耗臭氧层物质的蒙特利尔议定书基加利修正案》,加强氢氟碳化物等非二氧化碳温室气体管控;2024年7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意见》,提出大力发展绿色低碳建筑、建立建筑能效等级制度;今年6月,国家发改委、工信部、能源局联合发布《关于开展零碳园区建设的通知》,提出加快园区用能结构转型、大力推进园区节能降碳等要求……

  在政策指引下,市场对节能低碳设备的需求势必也将不断提升,PROFROID等早早布局相关业务的海外品牌,在绿色暖通业务领域的技术、标准领域的积累,也将快速转化为海尔智家在B端业务中的产品绿色化优势。

  另一方面,在丰富海尔智家智慧楼宇业务国内市场的品牌矩阵的同时,本次收购也进一步完善了公司B端业务在海外市场的布局。

  收购CCR后,海尔集团高级副总裁、海尔智家董事长兼总裁李华刚曾表示,公司的目标是:第一,共建充分整合的全球大冷链;第二,从技术和人才角度打造行业最强冷链团队;第三,为客户和消费者创造新的场景和解决方案。

  作为在欧洲等海外市场布局多年的制冷厂商,CCR旗下PROFROID、Green&Cool等具备丰富的产能、渠道、研发资源布局,有利于进一步扩充海尔智家的市场渠道协同和品牌影响力,提升整体市场份额。

  刘建涛表示,收购完成后,海尔在研发层面,将CCR的德国美因茨实验室与海尔智慧楼宇自身的实验室进行了研发体系共享;生产制造层面,对法国、匈牙利、捷克的工厂与海尔智慧楼宇全球工厂进行了生产技术和经营管理融合;品牌层面,将进一步借助CCR和众子品牌的影响力拓展全球市场份额。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61278686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4000300059/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