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6日晚,新华锦(600735)披露半年报,公司上半年营收、利润“双降”。
相比于糟糕的业绩,更引人注目的是,公司同时披露了收到青岛证监局《行政监管措施决定书》的公告:控股股东及关联方非经营性占用上市公司资金余额达4.06亿元,且公司财务负责人未在半年报“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确认意见上签字,青岛证监局对公司采取责令改正行政监管措施,此前公司已经收到上交所的监管工作函。
营收、利润双降
公开资料显示,新华锦总部位于青岛,系新华锦集团旗下A股上市公司。公司起家于外贸,主营发制品与纺织服装等出口业务,并拓展跨境进口电商;近年依托青岛森汇、青岛海正等资源推进石墨新材料板块,同时探索养老大健康等多元化布局。
2025年半年报显示,上半年公司各项财务指标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滑:营业收入6.69亿元,同比下滑24.92%;归母净利润1287万元,同比下滑39.45%;扣非归母净利润531万元,同比下滑73.61%;经营性现金流净额7726万元,同比下滑19.06%;每股收益0.03元,同比下滑39.52%;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仅为0.9446%,同比下滑0.62个百分点。


从业务来看,新华锦主业仍为外向型贸易为主,其中发制品出口收入4.14亿元,同比下滑11.29%;纺织服装出口收入0.99亿元,同比增加1.69%;跨境进口电商收入1.43亿元,同比下滑28.56%。这三项构成了新华锦当前的主要收入,此外公司还开发了石墨新材料业务和养老大健康业务。
另外,半年报披露当期非经常性损益合计约756万元,其中含政府补助约249万元等,而公司的归母净利润仅为1287万元,表明利润对非经常性项目存在一定依赖,扣非利润的大幅下滑也恰恰说明公司当前主业承压。
控股股东非经营性占用上市公司资金触发监管
就在半年报披露当日,新华锦发布公告称收到青岛证监局《行政监管措施决定书》,其中表示:截至半年报披露日,控股股东新华锦集团及其关联方非经营性占用上市公司资金余额4.06亿元,青岛证监局对公司、新华锦集团及实控人张建华作出责令改正,要求自收到决定之日起6个月内归还全部占用资金,并记入诚信档案。上市公司同时发布风险提示公告:根据上交所规则,若1个月内未清收被占用资金将被实施其他风险警示;6个月仍未清收将停牌;停牌后2个月仍未整改将实施退市风险警示;再2个月仍未整改将终止上市。8月26日,公司收到上交所关于非经营性资金占用以及财务总监未签署确认意见相关事项的监管工作函。


新华锦也在半年报中披露,新华锦集团等与青岛啤酒签署交易,拟转让山东即墨黄酒厂100%股权,对价6.65亿元,并将相应应收账款质押给上市公司作为清收保障,称将以此加快归还被占用资金。

其他风险
除了资金占用和财务负责人未签字外,新华锦还在半年报中披露了几起其他的经营与法律风险。
由新华锦控股60%的子公司上海荔之,因在业绩补偿期内未完成业绩承诺,其董事长王荔扬、总经理柯毅需向公司支付业绩补偿款1598万元,但截至报告日,公司尚未收到这一补偿款及利息,并表示将通过诉讼手段收回。
另外,公司石墨新材料业务相关项目推进不及预期,根据 2023 年公司收购新材料公司股权的相关约定,新华锦集团承诺并确保海正石墨于2025年12月31日之前取得生产经营所需的全部资质证照、批复文件并具备开工条件,但目前资质证照办理进度未达预期,存在无法在预定期限内开工生产的风险。
此外,由于发制品/纺织外销受海外需求与贸易规则约束,跨境进口电商受平台生态与流量成本约束,行业竞争与合规成本抬升仍将延续,公司面临较大的外部风险。
对新华锦而言,4.06亿元非经营性资金占用+财务总监未签字无疑是对公司治理与信用的挑战,能否实现清收兑现及其资金回笼路径的真实落地,并恢复“可审计、可确认”的财务治理秩序,才能真正解决半年报中显现的经营承压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