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6年,浦东第一家五星级酒店拔地而起,见证了浦东开发开放的巨变。今天,位于陆家嘴金融贸易核心区的上海锦江汤臣洲际大酒店经过外立面、外环境及灯光改造工程,以“历史传承+现代焕新”的姿态重新亮相。
历史基因,开展“保护性再生”改造
上海锦江汤臣洲际大酒店诞生于浦东开发开放的浪潮中,其建筑风格融会国际视野与时代印记。然而,随着城市能级提升,酒店建筑外立面的岁月侵蚀、外环境的功能滞后、灯光系统的体验短板,一场“保护性再生”的改造悄然展开。
上海锦江汤臣洲际大酒店副总经理鲍巍介绍,“这次改造主要基于几个方面的考量。去年,我们前瞻性预测到旅游行业将有复苏的趋势。因此,它不是一个被动的改造,而是一次主动的战略投资,重新迎接全球宾客的回归,让酒店重现昔日的辉煌”。
同时,作为浦东改革开放的见证者和参与者,酒店通过改造进一步匹配浦东的发展。改造后酒店外环境景观焕然一新,打造了多个“网红打卡点”,将原先已无法使用、多处破损开裂的水景改造为结合绿化、台阶的精致景观节点,将人流自然引导到酒店,为进一步提升空间运营能力创造可能;取消遮挡视线的乔木,代之以层次丰富的花境与灌木组合,提升顾客步行体验;车道铺装更换为小料石,落客区则增设对景景墙,结合特色铺装与优化后的水幕墙,营造出尊贵、雅致的整体外围体验。
光影赋能,激活城市夜间活力
如何既留住历史肌理,又适配“卓越全球城市”的发展节奏?华建集团上海建筑设计研究院党委书记、董事长姚军介绍,面对建筑老龄化带来的外立面空鼓、渗水等隐患,项目团队以“修旧如新”为原则开展深度修缮。采用防水砂浆+柔性耐水腻子分层修补开裂墙面,更换168处老化窗框密封胶条,根治客房漏水顽疾;主楼选用环保型暖色涂料,裙房保留灰色真石漆肌理,延续建筑历史质感;创新采用“吊篮+蜘蛛人+分段拆架”模式,南北东西分三期推进,最大程度降低对酒店的运营干扰。
同时,酒店户外灯光系统全面升级,针对原夜景缺乏标志性、与环境不协调等问题,项目引入智能泛光照明系统,以光为笔,重塑酒店夜间形象。创新性的设计了“平日模式”“节日模式”“深夜模式”三种灯光场景,结合“星光随机”效果,打造充满节日氛围和现代感的城市焦点;建筑本身在顶部强化天际线照明,在中部运用洗墙灯精准刻画立面框架结构,底部则注重裙房灯光品质的层次感和档次感,在营造绚丽夜景的同时兼顾了能源效率。
除了硬件的升级改造,未来,酒店还将实现从外到内一系列的升级,包括软件上的服务,发挥洲际锦江管理模式的核心优势——以人为本、以客为善,让这座矗立于浦东29年的地标性建筑,成为“繁华中的隐逸之地”,持续书写建筑与城市的共生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