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受市场关注的*ST新潮(600777)临时股东大会,在7月24日如期召开。该次会议完成了董事会和监事会的换届选举,并成立了第十三届董事会和第十二届监事会,这也标志着近一段时间以来,*ST新潮控制权之争迎来新的节点。
7月24日晚间,*ST新潮公告,此次临时股东大会采用现场投票与网络投票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出席会议的股东及代理人共1195人,代表有表决权股份4,707,457,561股,占公司有表决权股份总数的81.487%。
会议上,《关于董事会提前换届并选举公司第十三届董事会非独立董事的议案》《关于董事会提前换届并选举公司第十三届董事会独立董事的议案》等全部议案均获得通过。董事会选举了具有伊泰集团方面背景的张钧昱担任董事长,并聘任了总经理等高级管理人员,在本次董、监事会换届中,涉及的10名成员中有6名来自伊泰集团背景。
今年以来,发生在*ST新潮的一系列事件备受市场关注。
今年4月,伊泰B股向*ST新潮全体股东发出部分要约,收购51%股份。至5月22日要约期满,伊泰B股斥资超115亿元,取得了*ST新潮50.1%的股份,成为第一大股东。
4月30日,*ST新潮因无法在法定期限内披露定期报告停牌。按照相关规定,该公司在股票停牌后两个月内仍未披露2024年年度报告的,将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如公司股票交易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之日起两个月内仍未披露过半数董事保证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的2024年年度报告,公司股票将被终止上市。
7月4日,*ST新潮披露2024年年度报告,被会计师事务所出具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7月8日,该公司股票复牌。复牌后,*ST新潮股价连续涨停,近14个交易日最大涨幅超56%。截至7月25日午间休市,*ST新潮股价报收4.66元/股,跌3.92%。
当前,对于*ST新潮,市场关注的焦点在于董监高团队的交接问题。
此前,伊泰B虽已取得控股地位,但*ST新潮董监高团队的交接并不顺畅,*ST新潮现管理层、小股东方已经经历多轮拉锯。
今年6月21日,*ST新潮股东深圳宏语、陈开军、“汇能系”关联股东伯纳程1号、国金阳光、宋娟、王震等股东首次提请董事会召开股东大会,进行董事会、监事会的换届选举,选举伊泰B股董事长张晶泉等人进入*ST新潮董事会。
这一提议在6月28日召开的*ST新潮董事会上,被公司现任董事会7位董事一致否决。6月30日,上述股东转向公司监事会提出相同请求。7月4日召开的监事会会议上,相关议案最终以1票弃权、2票反对的结果未获通过。
此后7月9日,*ST新潮发布公告称,上述6名股东向公司提交《关于股东自行召集召开公司2025年第三次临时股东大会的函》,决定于7月24日自行召集股东大会,审议的议案内容与此前相同。
根据*ST新潮7月24日晚间公告,此次股东大会,张秀文、张钧昱、刘春林、张晶泉、廉涛当选非独立董事,其中,除张秀文外,其余均为伊泰方面的候选人。目前,*ST新潮的法定代表人、董事长及总经理均已变更为张钧昱。监事会选举中,杨旭当选监事会主席,苏涛永任监事。在独立董事的投票中,陈小俊、XU HUAXI(加拿大籍)、解祥华当选。从履历来看,解祥华此前长时间在内蒙古任职,其中在2007年至2013年期间担任伊泰B股独立董事。
此次临时股东大会虽完成董事会和监事会换届,但*ST新潮曾在此前7月9日的公告中特别指出,此次临时股东大会的召集不符合法律法规和公司章程的相关规定。并且*ST新潮原有董事、监事及高级管理人员均未出席本次会议。这也或许为后续的争斗埋下伏笔。
7月24日当天,伊泰B董事长张晶泉在临时股东大会现场表示,伊泰深耕煤炭、石油化工行业,并拥有沪港两地上市公司治理经验,契合*ST新潮各方面的需求。此外,伊泰上市27年累计实现股东分红超360亿元,作为*ST新潮的控股股东,未来将以公司价值最大化作为目标,严格执行新“国九条”要求,积极提高投资者回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