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李勇
国电电力发展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电电力”)8月18日晚间披露2025年半年度报告。今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776.55亿元,同比下降9.52%;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6.87亿元,同比下降45.11%。由于2024年上半年国电电力转让控股子公司国电建投内蒙古能源有限公司,曾获得较大投资收益。在刨除相关非经常性损益方面的影响后,今年上半年,国电电力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34.10亿元,同比大增56.12%,盈利质效稳步提升。
国电电力系国家能源集团控股的核心电力上市公司和常规能源发电业务的整合平台。公司主要经营业务为电力、热力生产及销售,产业涉及火电、水电、风电、光伏发电等领域。据国电电力前期披露的业务数据,截至今年6月末,公司合并报表口径控股装机容量12015.56万千瓦,其中,火电7663.3万千瓦,水电1495.06万千瓦,风电1016.91万千瓦,光伏1840.29万千瓦,结构多元。
新智派新质生产力会客厅联合创始发起人、中关村物联网产业联盟副秘书长袁帅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国电电力多元化的电力产业结构在能源转型背景下具备独特的发展潜力。凭借在新能源领域的不断布局,国电电力可加速扩大新能源装机规模,提升清洁能源占比,顺应能源转型趋势。同时,火电可通过技术改造实现清洁高效发展,作为基础能源保障,形成稳定的能源供应体系。水电也可通过升级改造提高发电效率与调节能力,进一步发挥其在能源结构中的调节作用。
在中国城市专家智库委员会常务副秘书长林先平看来,国电电力的多元产业结构形成了较为完整的能源供给体系,板块间有着较强的协同效应,也为未来能源结构转型、调整预留了空间。
半年报还显示,国电电力新能源业务继续快速推进。今年上半年,公司新增新能源控股装机645.16万千瓦,获取新能源资源量353.48万千瓦,完成核准或备案新能源容量377.39万千瓦。截至今年6月末,公司在建风电项目211.83万千瓦,在建光伏发电项目343.34万千瓦。
众和昆仑(北京)资产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柏文喜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国电电力的新能源领域布局具有重要战略意义,不仅是响应国家能源战略的必然选择,更是公司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路径。”
值得关注的是,在各项业务稳步发展的同时,国电电力持续加大投资者回报力度,2025年中期拟继续进行现金分红。
据国电电力同步披露的中期利润分配预案,公司拟向全体股东每股派发现金红利0.10元(含税),预计分红金额17.84亿元,占公司上半年合并报表实现的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的48.38%。这也将是国电电力上市以来的第26次分红和连续第三年进行中期利润分配,如果分红最终顺利实施,国电电力上市以来累计现金分红将超300亿元。
“稳定的分红政策向投资者传递了公司经营稳定、财务健康的积极信号,也促使公司管理层更加注重经营效益与资金使用效率,避免盲目扩张与过度投资,推动公司实现稳健发展。同时,合理的分红还可以优化公司的资本结构,降低资产负债率,提高公司的财务稳定性。”袁帅表示,持续高水平分红也反映了公司对股东权益的重视,体现了公司与股东共享发展成果的理念,将增强投资者对公司的认同感与忠诚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