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上半年,白酒深度调整,酒企增收遇到困难。在这样的情况下,山西汾酒(600809)交出了一份营收和净利润双增长的半年报。而且,山西汾酒收入增速高居第二,上市酒企中仅次于贵州茅台(600519)。
白酒企业发布的半年报显示,2025年上半年,A股和港股上市的20余家公司中,能够取得营收和净利润双增长的只有6家。凭借梯次配置的产品结构、愈发完善的全国化布局,山西汾酒行稳致远、穿越周期。
抓牢“青花”核心以点带面百花齐放
山西汾酒发布的半年报显示,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收239.6亿元,同比提升5.4%;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85.1亿元,同比提升1.1%。

《财中社》注意到,随着8月结束,上市白酒公司半年报已经悉数发布完毕。A股上市的20家酒企和港股上市1家合计21家酒企中,能够取得营收和净利润双双增长的只有6家。且这其中,只有3家酒企的收入增长超过了1%,即有3家酒企勉强实现了收入正增长。
山西汾酒收入增长仅次于贵州茅台,位居行业第二。多家酒企在半年报中直言,行业进入深度调整期。在这样的背景下,山西汾酒能够和贵州茅台一起领涨白酒股,凸显了公司的经营韧性。
分产品看,汾酒实现营收233.9亿元,同比增长5.8%,增长要好于公司整体增长。这与公司坚持以青花30及其组合、青花20、玻汾、老白汾四个系列产品为核心驱动力的“四轮驱动”,玻汾控量、老白汾上量、青花20放量、青花26及以上增量的策略不无关联。
对于核心大单品青花20,山西汾酒的推广策略为稳中有进,不断完善和丰富消费端激励,通过五码合一新版产品投放消费者红包,积极针对各行业及圈层等大型消费场景,开展事件营销活动支持。
2024年底,山西汾酒推出战略新品“青花汾酒26·复兴”,填补了600-800价格带空白,形成了完整的青花产品矩阵。通过青花20、青花26、青花30三个价位段的布局,山西汾酒既打破了“清香无高端”的认知,又实现了青花系列完整产品梯队的配置。
在百元价格带,老白汾、巴拿马等次高端产品聚焦100-300元价格带,2025年上半年同比增长20%,精准承接消费升级与宴席场景需求。面向大众市场的基本盘玻汾以“控底部”策略巩固大众市场。通过主动控量调控渠道库存,又以年销超2亿瓶的规模培育清香型消费群体。
华创证券结合渠道反馈预计,青花20同比增长个位数,青花26贡献一定增量,老白汾招商铺货进展较好。6月适度控货,上年同期较高基数下整体持平;玻汾预计同比增长超过10%。
华创证券表示,汾酒整体经营质量保持相对较好,一是公司未大幅向市场压库存,还主动优化渠道结构;二是公司价盘体系始终保持较好,渠道利润具备保障,整体保持良性经营状态;三是公司在产品结构优势下出牌灵活,6月控量老白汾,适当放量玻汾和青花,青花中的青25、青26等贡献一定增量,省内也及时控货降速。
拓展全国化激发新动能
从渠道贡献来看,2025年上半年,山西汾酒省外市场实现营收151.4亿元,同比增长6.2%,在整体收入本就高于省内的情况下,增速还超过省内,全国化布局成为公司穿越周期的更重砝码。
2025年半年报中,山西汾酒也表示,公司全面推进全国化2.0战略,围绕“一轮红日、五星灿烂、清香天下”的市场布局深耕细作,成效显著,长三角、珠三角等潜力区域保持高速增长态势。
2024年,山西汾酒圆满完成汾酒复兴计划的第一阶段,其中全国化是重要抓手。全年看,2019年公司省外市场首次占比过半,2022年省外市场占比超过60%,2025年上半年占比已经达到63.2%,持续刷新历史新高。
进入2025年,山西汾酒进入复兴第二阶段后,公司改变发展策略,用稳健取代高速、用结构升级取代规模冲动、用渠道深耕取代简单招商。
2025年上半年,山西汾酒在长三角、珠三角等潜力区域保持高速增长态势;环山西地区目标新增亿元市场15个;长江以南空白区域培育差异化清香消费群体。公司优化经销商考核结构。2025年上半年经销商总数总体缩减,但省外收入并没有因为经销商数量的减少而缩减。由此,渠道深耕可以窥见一斑。
渠道管理上,山西汾酒通过“汾享礼遇”建立终端多维度激励体系与全流程费用管控机制,推进电商渠道会员精细化运营与数据分析应用,实现高质量客户沉淀,为全国化战略纵深推进提供全方位保障。
《财中社》注意到,山西汾酒或许本可以取得更快的增长。2025年上半年末,公司合同负债为59.8亿元,同比不仅没有下降,反而有所增长。
合同负债一向被认为是白酒公司业绩“蓄水池”。合同负债是酒企预收下游客户的货款,根据收入原则,预收货款在公司产品出库后方可确认收入。合同负债增长或者下降,反映的是经销商打款下单增减情况,可以反映出下游的积极性。合同负债越多,说明渠道打款拿货积极性越高。
在行业调整期,山西汾酒合同负债不仅没有减少,而是继续创下同期历史新高,这为公司下半年稳增长做足了准备。
国海证券认为,山西汾酒是为数不多的能够同时在次高端、中高端和百元以下光瓶酒等各个价位均形成较大体量的酒企,且汾酒具备较强的品牌力,有助于公司穿越周期。随着公司在长江以南市场实现有效突破,愈发完善的全国化布局将助力公司行稳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