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聚焦
算力
①从2025中国算力大会上了解到,中国算力平台正加快建设。目前,已有山西、辽宁、上海、江苏等10个省区市的算力分平台正式接入。数据显示,近年来,我国算力总规模年增速达到30%左右。
工业和信息化部负责人表示,将引导各地合理布局智能算力设施,逐步提高智能算力供给质量,满足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发展需要。目前,智能算力已经广泛应用于生成式大模型、自动驾驶、具身智能、智慧城市和工业制造等领域。通过算力应用大赛累计征集的创新算力项目已经超过2.3万个,在工业、金融、医疗、能源等领域实现了规模化复制推广。预计2025年,我国智能算力规模增长将超过40%。
②8月23日,2025中国算力大会主论坛上,国家超算互联网与七城算力中心“算力互联互通接入仪式”顺利举行。随着国家超级计算太原中心、青岛“海之心”人工智能计算中心、长沙人工智能创新中心、万达开先进计算中心等七家算力中心正式接入,国家超算互联网所连接的骨干节点型算力中心已突破30家,联合体成员数量更突破200大关。
要闻精选

公司新闻

主题机会
火箭回收技术实现突破明年底实现首飞入轨加回收
据报道,中国商业航天企业千亿航天近日发布其自主研发的ADHL火箭回收技术,旨在通过气动减速实现火箭水平着陆,降低燃料消耗并提升发动机寿命。该技术可在火箭再入大气层时将速度从高超音速降至亚音速,最终实现无动力减速与水平着陆。千亿航天表示,其“玄鸟”系列运载火箭将采用该技术,运力损耗仅1%,可满足商业卫星发射、太空旅游等多场景需求。目前公司已完成“玄鸟-R”总体设计,并计划于2026年底实现首飞入轨加回收目标。
火箭回收技术作为航天领域革命性创新,正从技术验证阶段迈向规模化商业应用。2025年,中国火箭回收市场规模突破120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高达35%,成为全球商业航天领域增长最快的市场板块。可回收火箭技术将大幅降低发射成本,预计到2030年,中国可回收火箭的单次发射成本将降至传统火箭的20%以下,为卫星互联网、太空旅游和深空探测等应用提供经济可行的解决方案。火箭回收技术正引领中国商业航天进入“可重复使用”的新时代,市场规模持续扩大、技术路径多元化发展、成本优势日益凸显,为行业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相关概念公司有航天电子、豪能股份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