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09-16 22:03:40 股吧网页版
灭菌乳新规正式实施!常温纯牛奶中禁止添加复原乳,对乳企有何影响
来源:澎湃新闻

  常温纯牛奶告别添加复原乳,大型乳企迎来利好。

  9月16日,央视新闻记者从农业农村部了解到,自今天起,生产灭菌乳,即常温纯牛奶,只能以生乳为唯一原料,禁止使用复原乳。

  灭菌乳即常温纯牛奶,它所禁止使用的复原乳又称“还原乳”或“还原奶”,是指把牛奶浓缩、干燥成为浓缩乳或乳粉,再添加适量水,制成与原乳中水、固体物比例相当的乳液。从营养角度看,添加了复原乳的牛奶经历了多次热加工,一些对热敏感的营养成分例如免疫球蛋白、活性酶、乳铁蛋白、活性钙等容易在加工过程中被破坏。

  在国际上,多数发达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要求不在灭菌乳生产中使用复原乳。美国只有在奶源稀缺的地区,才可用复原乳生产灭菌乳。巴西只有在受干旱等影响导致奶源短缺时,才可用复原乳生产灭菌乳,且仅限于公共供应。

  政策方面,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完善液态奶标准,规范复原乳标识,促进鲜奶消费。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再次明确部署落实灭菌乳国家标准。2025年3月27日,《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灭菌乳》第1号修改单正式发布,修订后的《标准》明确要求,灭菌乳必须使用生牛(羊)乳为原料,不得添加其他原料,不得用复原乳加工制备。新规自9月16日起开始实施,给予了企业6个月的过渡期。

  现在市场上还有使用复原乳的纯牛奶吗?

  当日,伊利、蒙牛、光明官方旗舰店的客服人员均向澎湃新闻记者表示,店内没有使用复原乳做的纯牛奶产品,均采用生乳为原料。

  某乳企常温纯牛奶配料表

  澎湃新闻记者注意到,旺仔牛奶的产品包装上标注了“复原乳”,该店铺客服表示:“9月新规主要调整了纯牛奶的生产和标识要求,旺仔牛奶是调制乳,不是纯牛奶,产品符合国家标准。”

  据记者了解,按照修订后新规,使用复原乳生产的乳品不得标注“纯牛(羊)奶”或“纯牛(羊)乳”,将作为调制乳管理,另外,酸奶、奶酪、冰激凌等产品仍可合法使用复原乳,但必须明确标注。

  禁止灭菌乳使用复原乳做原料的核心出发点是什么?此项禁令对乳企又有怎样的影响?

  乳业专家宋亮向澎湃新闻记者表示:“早在2005年,监管就要求凡在灭菌乳、酸牛乳等产品生产加工过程中使用复原乳的,不论数量多少,都要醒目标注复原乳,20年过去了,灭菌乳终于禁止使用复原乳,该政策是中国乳业从‘喝上奶’向‘喝好奶’升级的关键一步,长远看将有力提升国产乳品的品质与市场竞争力。”

  宋亮进一步解释道,复原乳是阶段性产物,它更经济适用且方便运输,“现在我国的奶源条件非常好,有现代化牧场、现代化工厂、现代化的冷链物流体系,有条件让消费者喝上更高品质的牛奶,在满足人民群众高品质生活需求的同时,该政策也缓解了当下奶源过剩的局面,对消化国内奶源有帮助。”

  宋亮认为,新规将有利于拥有自有牧场和全产业链布局的企业,“对于蒙牛、伊利、三元、光明这类自控自建奶源的企业都是重大利好,他们不需要再和用复原乳做纯牛奶的企业做价格竞争,且这些企业奶源充足,能保障产品生产。”

  据悉,在今年3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灭菌乳》1号修改单的起草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奶业创新团队相关负责人曾就修改单内容作解读。相关负责人表示,灭菌乳是我国液态奶消费市场的主要产品,此次修订将灭菌乳的原料限定在生牛(羊)乳,有利于更好发挥国产生鲜乳优势,国产生鲜乳质量安全和优质水平大幅提升。2023年我国奶牛养殖规模化率达到76%,精准化饲喂、机械化挤奶比例达到100%。农业农村部连续16年对生鲜乳抽检监测,生鲜乳抽检合格率均保持在99.9%以上,近年来生鲜乳的乳蛋白、乳脂肪、体细胞等主要营养卫生指标均达到世界先进水平。此次修订符合我国产业发展实际,符合我国的国情农情。

  对产业影响方面,上述相关负责人表示,从养殖户角度看,灭菌乳产品不允许使用复原乳,增加了乳品企业对生乳的需求,有利于促进国内奶牛养殖业发展,提高奶农生产积极性和奶农收入。从生产企业角度看,目前国内大多数企业已不使用复原乳生产灭菌乳。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61278686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4000300059/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