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10-20 05:57:31 股吧网页版
食品行业焕新提质
来源:经济日报

  今年以来,食品行业保持平稳运行,加快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对扩内需、促消费、稳增长、保民生贡献了重要力量。

  据统计,今年1月至7月,食品工业规上企业营收达5.1万亿元;利润超过3300亿元,进出口超过820亿美元,农副食品加工业投资增长17.8%,食品制造业投资增长15.4%。食品工业以占轻工业35.6%的资产,实现了39%的营业收入,创造了43.8%的利润。

  中国轻工业联合会会长张崇和表示,食品行业要加强前瞻研究,科学谋划“十五五”发展,树立和践行大食物观,聚焦传统食品产业转型升级,立足创新,大力发展生物制造和未来食品。

  食品行业创新步伐加快。2024年,食品行业获得中国轻工业联合会科技发明奖4项,科技进步奖56项,科技成果鉴定113项,奖项增长140%。21家食品企业入选工信部5G工厂。

  张崇和表示,食品行业企业要增强科技供给,大力支持基础研究,加强数字技术和绿色技术研究,加快关键技术突破,推动食品产业新质发展。加速成果转化,加快合成生物学、营养基因组学等前沿技术的转化应用。面向创新成果产业化,围绕技术研发、中试验证、推广应用等全链条,加快布局高水平创新平台。瞄准新需求,研发功能食品、生理调节食品、个性营养食品和特殊膳食,发展满足人类健康需求的食品新业态。

  在伊利呼和浩特敕勒川生态智慧牧场,牧场管理人员可通过手机App实时查看牛舍温湿度、奶牛健康数据、饲料库存等400余项指标,实现“一键式”远程管理。无人牛舍更是智慧牧场的升级版,1个人能轻松管理150头奶牛,达到全球领先水平。在这里,奶牛年均单产提升至12吨,蛋白质、脂肪、体细胞、菌落总数等核心指标的总体水平优于欧盟标准。

  数字技术助力食品企业推动产品创新,加强食品安全保障。当前,全国轻工业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86.2%,关键工序数控化率62.4%,工业互联网平台应用率47.2%,分别高于全国工业13.1个、10.3个和7.9个百分点。青岛啤酒、蒙牛乳业、海天味业等公司,已率先建成灯塔工厂。

  “食品行业企业,要推进食品智能制造、智能检测、智能流通,提升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利用数字技术,完善食品产业链,建立从原料、加工、销售到消费的全生命周期监控体系,确保食品全链条质量。利用数字技术,精确分析元素组分,优化食品结构配方,增强营养保健功能,全面提升食品品质。”张崇和说。

  工业和信息化部消费品工业司食品处处长纵瑞龙表示,今年以来食品工业生产经营总体平稳,产品产量稳步提升,投资保持较高热度,企业盈利水平不断改善。食品工业未来发展应坚持与消费者同频共振,要特别注重科普宣传先行,更加深入开展营养安全研究,也要加强地方特色食品产业培育。

  中国工程院院士、江南大学校长陈卫介绍,健康膳食是践行主动健康的重要举措,特殊食品区别于普通食品,主要针对特定生理状态、特定营养需求的人群,包含了保健食品、特医食品、婴配食品。2024年,我国保健食品年产量约80万吨,产业规模约4500亿元。健全保健食品功能声称及评价体系对行业发展至关重要。同时,只有在确保市场规范的同时鼓励技术创新突破,才能形成科研支撑产业、产业反哺科研的良性循环。

  中国工程院院士陈坚认为,食品资源挖掘的战略任务是要实现全球食物可持续发展,保障我国食物供给安全,提高全民营养健康水平,加快食品产业高质量发展,贯彻落实国家战略,抢占世界科技制高点。食品资源挖掘包括食品新资源的挖掘与安全评价、功能和个性食品资源产业化与产品创制、食品新资源颠覆性技术创新等工作,存在大量科学机遇。

  中国工程院院士黄和表示,当前,我国正处在从“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型的关键时期,然而“内卷式”竞争却成为制约新质生产力高质量发展的障碍。科研选题同质化、跟风式研究盛行导致产业产能过剩,价格战愈演愈烈、论文与专利“增量不增质”,关键菌种、核心酶制剂、智能装备等仍受制于人。唯有摆脱低水平重复,追求原创性科研与颠覆性技术,才能真正实现食品行业的高质量跃升与可持续发展。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61278686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4000300059/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