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鲸新闻9月25日讯(记者陈晓娟)日前,财达证券(600906.SH)抛出市场化选聘公告,面向社会公开招聘总经理、分管证券投资业务副总经理及财达研究院(研究所)总经理三大核心岗位,且用人标准显现“年轻化”导向。
此次招聘有不少看点:若总经理成功补位,将终结财达证券董事长张明持续一年多的“一肩挑”局面;分管证券投资业务副总经理的招聘,直指近期两副总离职后补缺;财达研究院(研究所)总经理的选聘,释放出区域券商差异化发展研究业务的信号,紧扣公司“智库建设”的布局。记者就高管选聘背后的战略考量向财达证券发送采访邮件,截至发稿未获回复。
总经理补位后将终结董事长“一肩挑”局面
从本次招聘的任职条件看,公司总经理年龄不得超过50周岁,分管证券投资业务的副总经理以及财达研究院(研究所)总经理年龄不得超过45周岁,高管团队“年轻化”。

(图片来源:财达证券官网)
需关注的是,若总经理补缺,董事长张明结束“一肩挑”局面。回溯来看,2024年3月,原董事长翟建强因达到法定退休年龄辞去董事长一职,选举张明为第三届董事会董事长;同年4月,时任公司党委书记、副董事长、董事、总经理的张明正式担任第三届董事会董事长、董事会战略与ESG委员会主任委员、董事会风险管理委员会主任委员职务。自此,张明董事长、总经理“一肩挑”至今一年有余。
盘古智库高级研究员江瀚对记者指出,在行业实践中“一肩挑”并非主流,大型券商普遍实行“两职分设”以实现权责分离,中小券商虽偶有兼任,但多为临时安排,且分设更利于形成董事会与管理层的良性互动。“此种任职方式在短期内可提升决策效率,尤其适用于公司面临重大危机或战略过渡期,如原高管离职后的稳定阶段。”
其进一步表示,总经理岗位专职化后,负责人能更聚焦于公司日常经营执行与战略落地工作,进而提升整体运营效率,从决策科学性与执行专业性两方面推动公司发展。
补位副总,或与财达证券近期高管变动相关。9月初,公司分管自营业务条线的副总经理赵景亮辞职,后入职国盛证券;8月底,原董事兼副总经理郭爱文因工作调整离职(仍担任子公司财达期货董事长)。
财达研究院(研究所)总经理的招聘尤为受市场关注,该岗位定位为公司总经理助理级。不仅要牵头打造“最懂河北”、具有显著影响力的省内和行业高水平“产业智库”,强化对地方、上市公司和行业的研究服务,提供研究业务支持,还需承担公司下达的任期及年度经营业绩目标,将研究能力与公司经营目标深度绑定。这也释放出区域券商差异化发展研究业务的信号。
江瀚认为,结合此前高管变动,此次市场化招聘可视为一次系统性“补位”,旨在填补关键岗位空缺,重建稳定的高管梯队。
股价下行、股东减持,投资者表示不满
与高管变动相伴的,是财达证券持续低迷的股价表现,这也成为投资者关注的核心问题之一。
记者注意到,近年业绩说明会上,投资者多次就股价下行向公司提问。据数据,公司自2021年5月上市以来股价整体呈现波动下行趋势,期间虽有短期反弹,但整体表现弱于证券行业指数。粗略计算,最近一个月公司股价跌超9%。
Wind数据显示,2021-2024年,财达证券的营业收入分别为25.24亿元、16.44亿元、23.17亿元、24.44亿元,净利润分别为6.8亿元、3.02亿元、6.06亿元、6.87亿元。
股价波动的同时,财达证券第二大股东河北省国有资产控股运营有限公司(下称“国控运营”),于今年7月8日至9月22日两阶段减持。其中,7月8日至9月12日减持0.26亿股(占总股本0.81%),9月13日至22日再减持0.31亿股(占总股本0.96%),两阶段均通过大宗交易与集中竞价方式进行。
减持后,国控运营及其一致行动人河北省国控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的合计持股从4.44亿股降至3.86亿股,持股比例从13.67%降至11.90%。
据悉,上述股份均在财达证券首次公开发行A股股票并上市前取得,于2024年5月7日起上市流通,彼时财达证券发行价为3.76元。从公司7月至今的历史大宗交易数据来看,成交价格在6.39-6.8元区间内,由此看来,二股东此轮减持的盈利空间不薄。对于减持动作,国控运营表示为“业务发展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