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闫刘梦刘立
在证券公司业务同质化竞争日趋激烈的背景下,如何走出一条符合自身资源禀赋的高质量发展路径,是许多区域性券商面临的共同课题。近日,记者走进财达证券,这家扎根于燕赵大地的券商,凭借对“打造特色化、精品化一流券商”战略目标的坚守,给出了自己的答案。通过深度融入区域经济发展大局,将服务国家战略与自身业务转型紧密结合,这家河北省属券商正展现出独特的活力与韧性。
战略引领:绘制“特色化、精品化”蓝图
三季报显示,财达证券2025年前三季度营业收入与净利润实现显著增长,其中第三季度净利润同比增幅高达123.93%。
财达证券表示,业绩增长主要归因于证券经纪业务与自营业务的强劲表现。公司前三季度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达11.78亿元,同比增长35.32%;经纪业务手续费净收入达7.51亿元,同比增长82.72%。
财达证券党委书记、董事长张明表示:“做好科技金融大文章,是积极发挥资本市场功能、履行金融国企政治责任的重要抓手,也是公司打造特色化、精品化区域一流券商的关键举措。”
财达证券确立了“1356”工作思路,即锚定“打造特色化、精品化一流券商”这一战略目标,聚焦“三个坚持”——坚持内生发展与外延扩张“双轮驱动”,坚持融入河钢集团及河北省产业发展需求,坚持在服务新质生产力中实现新突破;做强财富管理、证券投资、投资银行、资产管理及各子分公司“五大业务板块”;充分发挥党的建设、市场化改革、人才强企等“六大支撑作用”。这套组合拳旨在全方位提升公司核心竞争力,激活发展内生动力。
作为河北省唯一省属券商,财达证券也履行自身在服务区域经济中的独特使命。公司借助“京津冀协同发展”和“雄安新区建设”两大战略机遇,充分发挥“立足河北、熟悉河北”的地域优势。其主要业务、骨干团队和分支机构高度集中于京津冀区域,财富管理、投资银行等业务在省内市场占有率持续领先。
此外,公司与中国人民大学应用经济学院签署战略协议,参与共建京津冀协同发展研究院,并连续八年举办雄安投融资论坛,设立财达宝堃(雄安)科创股权投资基金等,以实际行动深度融入国家重大战略。
业务深耕:锻造科技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硬实力
财达证券积极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特别是在科技金融领域,展现出积极的作为和清晰的路径。公司正探索一条“政府+市场”双向赋能、“投行+投资+投研”三投联动,具有财达特色的科技金融服务之路。
在债券承销这一传统优势领域,财达证券持续完善股债联动投行生态圈。自去年以来,公司累计为河北省内企业发行科创债8期,发行金额达82亿元,有力支持了冀中能源、河钢集团等企业的科技研发投入。
今年5月,科创债新政落地,财达证券迅速发行了河北省首单科技创新金融次级债。在股权服务方面,公司发挥“长期陪跑”优势,通过“金融赋能区县行”等活动,为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提供全生命周期服务。
财达证券党委副书记苏东淼在介绍公司相关实践时表示,公司坚持长期主义,以投资为着力点,引导资源向科创领域集聚。一方面,加大对优质科技企业的投资倾斜,支持科技企业降低融资成本;另一方面,通过二级市场投资、新三板做市,为科技企业债券、股票在二级市场提供流动性支持。
据统计,财达证券已累计做市新三板项目68个,目前正持续为19家专精特新、高新技术、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提供新三板做市服务,在2025年一季度和二季度做市商评价中均进入榜单前20%。
财达证券董事会秘书张磊介绍,公司深度融合数字金融,聚焦“财达证券股市通App”和“财达理财师App”数字主阵地建设,深化数字场景运营。同时,通过深化改革优化考核激励机制,加强专业人才引进,深化总分联动体系建设,有效释放了财富管理转型成效。
展望未来:迈向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财达证券深刻理解“合规促发展、风控增效益”的内涵,将风险管理深度融入经营发展的各个环节。
苏东淼表示,公司持续深耕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建设,最新进展包括健全组织架构、完善三层级制度体系、细化风险偏好指标体系等。尤为引人注目的是公司积极拥抱前沿技术,加速风险管理数字化转型,自主研发覆盖全业务的风控一体化平台,并引入人工智能大模型提升风险管控的智能化水平。
对于未来,张明表示,公司将在行业监管规则范围内,持续完善业务功能,提升服务客户和实体经济的能力。
展望“十五五”,财达证券将继续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坚持“打造特色化、精品化一流券商”的战略目标不动摇,聚焦业务发展提质量,推动科技赋能和经营管理深度融合,坚持创新与风控“两手抓”,全面推动公司实现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财达证券的实践表明,区域性券商可以在服务国家战略和区域经济发展中找到自身的独特定位和广阔空间。
通过将战略定力、业务创新与机制保障有机结合,财达证券正稳步向着其“特色化、精品化一流券商”的目标迈进,这也为资本市场更好服务实体经济提供了有益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