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桶油”半年报全部亮相。中国海油(600938)8月27日晚间发布半年报,上半年公司营业收入2076.08亿元,同比下降8%,净利润695.33亿元,同比下降13%,主要受布伦特原油均价同比下跌15.1%影响。公司董事会决定派发2025年中期股息每股0.73港元(含税)。
受原油价格下降影响,“三桶油”利润都有所下滑,中国石油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45万亿元,同比降低6.7%;归母净利润840.07亿元,同比下滑5.4%。中国石化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约1.41万亿元,同比降低10.6%;净利润为214.83亿元,同比骤降39.8%。
报告期内,中国海油通过持续提升产量对冲油价波动,油气净产量达384.6百万桶油当量,同比增长6.1%。其中,天然气产量大幅增长12%,能源结构优化成效显著。
在勘探领域,中国海油斩获龙口25-1、锦州27-6等5个油气新发现,成功评价18个含油气构造。其中,锦州27-6、曹妃甸22-3发现分别展现渤海湾盆地古近系岩性领域与浅层岩性勘探潜力,涠洲10-5南发现更是实现中国南海海域首个变质岩潜山勘探领域重大突破。海外方面,公司战略布局持续深化,签署伊拉克Block7区块与哈萨克斯坦Zhylyoi区块石油合同,圭亚那深水立体勘探持续增储。
上半年,渤中26-6油田开发(一期)以及巴西Buzios7、Mero4等多个项目顺利投产,“深海一号”二期项目全面投产并带动天然气产量大幅提升。公司通过精细生产组织与精益管理,提升老油田开发水平,中国海上在产油气田自然递减率降至历史最好水平,储量动用率和采收率持续提高。分区域看,中国海域油气净产量266.5百万桶油当量,同比增长7.6%, 主要得益于“深海一号”二期等项目的产量贡献;海外油气净产量118.1百万桶油当量,同比增长2.8%,巴西、圭亚那项目成为海外产量增长主力。
上半年,公司石油液体和天然气产量占比分别为77.0%和23.0%。石油液体产量同比增长4.5%,主要得益于渤中19-2和渤中19-6等油气田产量贡献;天然气产量同比上升12.0%,主要得益于“深海一号”二期全面投产带来的产量贡献。
中国海油持续在科技创新与数智化转型上发力。公司在地球物理勘探、复杂油藏精细注水等关键技术领域取得突破,全面推进优智钻完井建设,示范项目提速26%;“深海一号”智慧气田获评中国首批卓越级智能工厂。同时,公司部署“AI+”重点场景,融合卫星遥感、无人装备与AI算法,实现海洋溢油精准溯源与台风灾害高效应急响应,台风模式累计挽回产量损失超60万吨油当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