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元机器人携手德马科技,把一座物流中心1:1完整搬进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现场;西门子展台里,智能体Industrial Copilot以娴熟的“手势”实时调度整条产线——人们第一次如此直观地看到,AI智能体正批量走出实验室,直接站到工位上。此刻,“商用元年”的钟声已清晰敲响。
从单点突破到全链扩散,从概念验证到规模落地,AI如何跨越场景之墙、如何重写产业的价值函数,本届大会交出了系统答卷。
行业破壁跨界兴起
发布“九天”通用基础大模型3.0,开源多项技术成果、聚合各方力量共同打造人工智能“焕新社区”,组建具身智能产业创新中心、打造开放协同创新平台……本届大会上,中国移动动作频频。
在中国移动董事长杨杰看来,人工智能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深度融入经济社会各领域,开启碳硅融合的文明新形态。随着“智能倍增”“时空倍增”“效能倍增”,智能经济有望推动全球GDP年增长率提高1个百分点。中国移动将深入实施“AI+”行动,全面赋能产业焕新升级,打造“AI+”时代的“新齿轮”和“新杠杆”。
供应链的深度合作正在会场内外展开。7月26日,上海电气旗下的上海机电和跨国制造企业德昌电机联合成立的动界智控(上海)科技有限公司(简称“动界智控”)正式落地上海长宁。新公司将聚焦人形机器人核心硬件领域,计划打造国内领先的关键零部件供应平台。
“我们已为国地中心‘青龙’人形机器人成功地开发及配套一体化旋转关节模组及灵巧手核心零部件,并成功破解了掉电及过热等制约人形机器人发展的异常现象,接下来将紧抓场景多元化及全产业链覆盖优势,加速推动人形机器人产业核心环节的技术突破与产业集群。”德昌电机执行副总裁汪浩然对上海证券报记者表示。
动界智控董事毛亮补充说,德昌电机与上海机电在人形机器人领域的战略合作,始于双方2024年7月在2024 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达成的合作。“当时,特斯拉Optimus第二代原型机首次在华展示其精准抓取能力,而工业和信息化部有关《人形机器人创新发展指导意见》刚刚发布。我们预判,核心硬件国产化将成为产业破局点。于是,在随后的半年里,双方快速组建联合技术团队,迅速锁定合资路径。目前恰逢中国人形机器人产业从实验室走向量产的关键跃迁期,我们将与合作伙伴携手为行业发展作出贡献。 ”毛亮说。
上海电气董事长吴磊表示,上海电气正在加速发展具身智能,融入上海AI和人形机器人发展大格局。下一步将协同长宁区与德昌电机,深化人形机器人全产业链布局,共同打造长宁人形机器人产业新地标。
“勇立潮头,上海浦东正更加突出地打造‘人、技术、场景’共生共荣的AI城市新形态。”上海浦东新区副区长李慧7月27日表示。当天,总规模20亿元的浦东人工智能种子基金正式发布,浦东创投集团与18个公司进行种子基金投资项目签约,成为浦东完善科技创新金融支持体系、激活源头创新动能的又一生动案例。
唤醒数据深耕场景
过去6个月,在上海模速空间有着“北斗七星”企业之称的MiniMax,其视频模型海螺(Hailuo)已在全世界生成超过3亿个视频。“随着我们的模型变得越来越好,我们发现AI是更强的生产力,也是越来越强的创意源泉。”MiniMax创始人、CEO闫俊杰说。
现制茶饮品牌沪上阿姨把这份对AI的信任交给了数字蚂力,后者是蚂蚁集团子公司。借力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的舞台,沪上阿姨宣布与数字蚂力达成合作,率先应用数字蚂力“AI督导员”产品,通过AI技术助力其门店规模拓展至万家。
据悉,数字蚂力“AI督导员”已具备在连锁餐饮行业、品牌零售行业、制造业、服务业等场景的应用能力,在测试数据中巡检人效可提升15倍,实现看得见的管理升级与业绩增长。
西门子全球执行副总裁、西门子中国董事长、总裁兼首席执行官肖松把目光瞄准了工业AI。“它也许不像消费级AI那样占据热搜头条,却以低调而强大的方式,孕育着一场意义深远、气势磅礴的产业革命。”肖松直言,工业AI的时代窗口已经打开,工业的“底层操作系统”正在被基础模型和智能体重新书写。
推动工业AI从“能说会写”迈向“能行动,会工作”,肖松提出两个建议:一是以深度行业know-how唤醒沉睡数据,打造“最强工科大脑”;二是深耕场景,以工业智能体打通数实世界,释放“工业+AI”的巨大潜能。
改变已在悄然发生。作为改革开放高地,7月27日,张江科学大数据创新实验室和数据要素市场价值评估中心在浦东揭牌。据悉,张江科学大数据创新实验室以医疗健康数据为突破口,深化数据要素配置机制,构建“供得出,流得动,用得好,保安全”的数据开发利用体系,预计8月底在模力社区正式投入运营。
“我们有一个非常确定性的判断:AI会变得越来越强,这种增强几乎是没有尽头的。”闫俊杰说。在本届大会开幕式上,闫俊杰表示:“让每个人都用得起AI,这是我们对AI发展的判断。Intelligence with Everyone,这也是我们创业的初衷。我们认为AGI一定会实现,并且一定会服务大众、普惠大众。”
肖松预言,在可以想象的未来,以基础模型为底座,大大小小的工业AI将以智能体的形态活跃在千行百业。它们各有专长,又彼此协作,组合成千变万化的“全能战队”。到那时,人类只需要发挥想象提出创意,剩下的事,都可以交给智能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