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算网筑基智引未来”为主题的2025中国算力大会于8月22日至24日举行。会上发布了《2025综合算力指数》等算力行业发展报告,7家算力中心正式接入国家超算互联网。而以“算联世界·智创未来”为主题的 2025世界算力网大会(WCNC2025)将于8月26日在深圳前海拉开序幕,展现中国在全球算力基础设施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本次发布的《2025综合算力指数》报告全面呈现了我国综合算力发展现状。报告显示,截至2025年6月底,我国在用算力中心机架总规模达1085万标准机架,智能算力规模达788 EFLOPS(FP16)。省级行政区综合算力指数排名前十的省份分别为河北省、江苏省、广东省、浙江省、北京市、上海市、内蒙古自治区、山西省、山东省、贵州省。
根据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副院长魏亮的解读,综合算力是释放大模型能力的核心引擎,当前我国综合算力呈现东部引领、中西部崛起的协同发展态势。近年来人工智能技术快速发展,算力、存力、运力以及模型能力的协同发展水平已成为衡量地区数字竞争力的关键。“我国处于数字经济加速跑的关键期,在算力领域持续发力并取得显著进展。”
在本次大会上,国家超算互联网与七城算力中心“算力互联互通接入仪式”举行,标志着以“共商、共建、共享、共赢”为理念的“超算互联网标准体系”建设再次按下加速键。随着国家超级计算太原中心、青岛“海之心”人工智能计算中心、长沙人工智能创新中心、万达开先进计算中心等七家算力中心正式接入,国家超算互联网所连接的骨干节点型算力中心已突破30家,联合体成员数量突破200家。
工业和信息化部在5月印发的《算力互联互通行动计划》中提出,到2026年,我国将建立较为完备的算力互联互通标准、标识和规则体系;到2028年,基本实现全国公共算力标准化互联,逐步形成具备智能感知、实时发现、随需获取的算力互联网。而国家超算互联网平台作为这一目标的重要实践场,正在加速构建技术先进、模式创新、服务优质、生态完善的体系化创新布局。
深圳方面,由世界算力网联盟(WCNC)主办,广东省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联盟协办,全球计算联盟(GCC)与全球云网宽带产业协会(WBBA)共同支持的2025世界算力网大会(WCNC2025)将于8月26日在深圳前海拉开序幕。本次大会将以“算联世界·智创未来”为主题,将深入探讨算力网前沿技术、创新应用实践与安全治理等核心议题,展现中国在全球算力基础设施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作为2025世界算力网大会的主办地,深圳正在加速建设“中国算网城市标杆”。深圳市工业和信息化局此前发布的《深圳市算力基础设施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2024-2025)》提出,将构建“三级时延圈”算力网络体系。早在2024年3月,由鹏城实验室牵头,联合香港大学、香港科技大学、澳门大学等高校,以及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华为、中兴等企业,在前海共同发起了“世界算力网联盟”(WCNC)。至2025年8月,由鹏城实验室牵头建设的“中国算力网”已接入40多家算力中心,集成异构加速卡21款,算力超过13Eflo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