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10-13 00:09:00 股吧网页版
通信产业锚定“碳硅共生”新阶段
来源:证券日报

  “参会展商结构越来越丰富,质量越来越高。”10月10日至10月12日,2025中国移动全球合作伙伴大会在广州保利世贸博览馆召开,有参会展商向记者感慨道。

  据了解,该大会已连续举办13年,不仅见证了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移动”)从“管道运营商”向科技创新企业的进阶,更勾勒出通信产业的破壁之路,越来越多来自新兴领域的展商在大会上亮相。

  此次大会的主题是“碳硅共生合创AI+时代”。中国移动董事长杨杰表示,AI持续释放在技术能力、经济效益上的“两个规模效应”,这将推动碳硅融合共生,成为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趋势之一。随着硅基生命的爆发式增长、碳硅形态的融合价值共创,全球将形成“人机共治”的新模式,开启以“碳硅共生”为标志的信息文明新纪元。

  “AI+”应用场景持续落地

  在中国移动展台的无人餐厅中,一台人形机器人从另一台人形机器人“手中”依次接过茶水、虾饺和水果,最终递给《证券日报》记者。在该展示中,人形机器人不仅能够点对点地取餐、送餐,还能规划复杂路线,并与其他人形机器人协同合作,完成更为复杂的工作。

  “无人餐厅方案是我们具身智能、多机协同和商业模式探索的战略突破,充分展现了机器人在真实场景中的落地能力。”展台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中国移动自研的VLA大模型赋予了机器人跨物体、跨场景的泛化操作能力;中国移动构建的业内首创多机并发作业平台,实现了异构机器人的统一接入与高效协作,使人形机器人真正突破了传统单机效率与适配性的瓶颈。

  无人餐厅解决方案为机器人产业规模化复制开辟了路径,但这并非中国移动为机器人产业打造的唯一应用场景。据工作人员介绍,中国移动正在推动机器人养老院场景试点,未来将开拓更多应用场景。

  除养老产业外,制造业也受益于人工智能产业的发展。在此次大会现场,一条完整的柔性产线亮相,吸引了广泛关注。“传统流水线制造通常在固定位置生产同一种物品,而柔性产线则能面向小批量生产需求进行颜色、零件等个性化调整,提升生产效率,减少单开生产线的成本。”工作人员展示了柔性生产解决方案的完整过程,“中国移动为柔性产线研发了便于用户调试、更改设置的数字孪生系统。同时,通过AI模型采集并分析生产过程中的后台数据,进一步提升生产效率和后续故障排查。”据介绍,目前中国移动“AI+柔性产线”解决方案已在车企中进行小批量生产试用。

  除了提升生产效率和降低生产成本外,AI还展现出更多的社会价值。中国移动相关工作人员向记者展示了一段难以辨别的语音(实为一位听障人士的求助:“牙疼得厉害,想看医生”),在常规软件的识别下,这段语音转写的文字语义不清。

  现场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听障群体的发音差异性较大,市面上的通用模型识别准确率低,导致听障群体不敢开口。“中移无障碍”通信解决方案通过在小程序上收集用户对特定十句话的发音,构建每位用户专属的语音识别模型,帮助用户走出沟通孤岛。

  多方协作共促产业升级

  “AI+”对产业升级的赋能,并非单一方的成就,而是中国移动及多方合作伙伴共同创造的群体性成果。在此次大会上,参会企业的结构进一步从传统通信产业链扩展至AI、算力、行业融合解决方案等多元化领域。

  作为中国移动重点合作的机器人企业之一,智元创新(上海)科技有限公司在此次大会上展示了多款机器人产品,展现了其在工业、商业、家庭等场景中的融合应用能力。

  亚信科技(中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亚信科技”)则展出了一台能够折叠衣物的机器人。据工作人员介绍,该机器人采用了“边缘具身智能+AIAgent+P5G”的技术方案,能够为洗衣房、养老院等场所提供自动化叠衣服务。其中,亚信科技的5G专网等技术和产品为机器人提供了超低时延的网络连接和边缘AI算力支持。

  中国信息通信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信科”)重点展示了在构建“AI+”生态中的各项实践。记者在现场了解到,中国信科与中国移动共同构建未来立体化的数智信息基础设施。

  具体而言,中国信科与中国移动共同推动星地网络融合,迈出了实质性步伐;在低空领域,双方基于通感一体技术开展深度合作,创新推出了覆盖低空文旅、物流、安防、应急等场景的解决方案;在跨洋高速传输场景,双方共同完成了业内首个多芯光纤海缆的现网部署。

  在中国电子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的展台上,《证券日报》记者见到了中电科金仓(北京)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电科金仓”)副总裁金学东。他透露,此次该公司带来了全新KESV9产品及国产数据库解决方案参展。三年前,金学东首次参加大会,见证了AI产业生态的逐步升级。他表示,国产数据库是数据安全的重要保障。在此次展会上,电科金仓重点展示了新版KESV9产品的多模支撑能力及“低难度、低成本、低风险、平滑迁移”的全生命周期自动化信创替换解决方案。

  “在这次大会上,我见到了许多上下游合作伙伴,这次大会为我们搭建了相互交流沟通的平台。”金学东表示,此次大会有助于电科金仓对接更多潜在客户,公司与其他友商的同台亮相也有助于企业间加强沟通合作,有利于行业的透明竞争,从而推动产业健康、有序发展。

  夯实国产AI基础设施建设

  在此次大会上,中国移动宣布,到2028年底,公司将持续加大对人工智能领域的投入力度,总体投入翻一番,建成国内规模最大、技术领先的智算基础设施,探索十万卡智算集群建设,全国产智能算力规模突破100EFLOPS(每秒百亿亿次浮点运算),成为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驱动燃料”。

  此前,中国移动已持续加码相关投入。2024年,公司在算力网络的投资总额达371亿元,通用算力规模达8.5EFLOPS,智能算力规模达29.2EFLOPS。2025年,中国移动计划将算力投资从2024年的371亿元增至373亿元,并对推理资源的投资不设上限。

  截至目前,中国移动已实现国家算力枢纽节点全量覆盖,建设了哈尔滨、呼和浩特两个超万卡智算集群,以及北京、上海、广州等12个千卡资源池,智算规模达到29.2EFLOPS。记者在大会现场了解到,多家相关企业此次也集中亮相。

  四川华鲲振宇智能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华鲲振宇”)在此次大会上重点展示了该公司与中国移动云能力中心联合研发的“磐石”系列服务器及数据中心浸没式液冷方案。

  “2021年7月份,华鲲振宇与中国移动正式开启合作,近两年合作持续深入。”华鲲振宇相关负责人告诉《证券日报》记者,以2024年正式投产的哈尔滨国产万卡资源池项目为例,该中心集群拥有超1.8万张AI加速卡,智能算力规模达6.9EFLOPS。

  在此次大会上,新华三技术有限公司重点展示了H3CUniPoD系列超节点产品。该产品基于领先的Scale-up南向互联技术,针对AI大模型进入“万亿级”时代后的数据并发传输需求,单柜内实现卡间全互联通信,突破传统计算架构下的单卡性能瓶颈与机间扩展局限,为万亿级参数大模型的高效训推提供强劲算力支撑。

  上述华鲲振宇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AI技术落地呈现出“场景垂直化”的趋势,需要适配行业数据特性的定制化算力产品。预计AI大模型对“千卡、万卡”级算力需求将激增,需要运营商联合算力企业构建“分布式、可调度”的算力网络,避免算力孤岛。他同时认为,未来AI产业生态将走向“开放共生化”,AI发展不再是单一企业的技术竞争,而是“算力供应商+运营商+场景方”的协同。

  在此次大会上,中国移动首次披露了公司的“十五五”规划。杨杰表示,面向“十五五”,中国移动将携手合作伙伴,以“AI+”为战略着力点,扮演好AI“供给者、汇聚者、运营者”的角色,推动“AI+”创造出更大经济效益和社会价值。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61278686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4000300059/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