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11月21日举行的2025移动通信高质量发展论坛上获悉,截至今年9月底,我国5G基站总数达470.5万个,超额完成“十四五”发展目标。此外,多项6G关键技术开展测试验证。与会人士表示,“十五五”时期,是5G-A发展以及6G走向成功的关键五年,政产学研各方需要在技术、标准、产业、应用等方面全面发力,推动6G发展。
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通信发展司副司长孙姬当天表示,截至9月底,我国5G移动电话用户达11.67亿户,5G物联网终端用户达1.28亿户,5G网络接入流量占比达68.4%。5G-A基站等产品实现商用部署,多项6G关键技术开展测试验证。5G规模化应用深入发展,加速新一代信息技术实现全方位全链条普及应用。
孙姬表示,下一步工业和信息化部将大力推动移动通信技术创新发展。坚持适度超前,建设现代化信息新底座;坚持协同创新,构筑产业链供应链新优势;坚持量质齐升,打造实体经济增长新引擎。
论坛上,与会人士重点围绕5G-A发展,6G技术演进等热点方向,探讨产业趋势。
国务院参事、北京邮电大学教授张平认为,如果说5G是实现“万物互联”,那么6G的目标就是实现“万物智联”。人工智能与通信的深度融合是不可阻挡的潮流,产生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也将会呈指数级增长。6G预计将催生一个十万亿级别的庞大产业,这个市场不仅体现在通信本身,更将辐射至数字经济的方方面面,为数字农业、智能制造等千行百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核心驱动力。
中国移动研究院院长黄宇红表示,“十五五”是5G-A发展以及6G走向成功的关键五年,要把6G从实验室技术构想推进到商用,有三大关键点,包括要确保6G成为新基建的核心基座;实现多要素融合发展,即通信、感知、计算与AI的深度融合;全方位赋能商业发展、实现商业可闭环。目前中国移动5G基站数量超259万个,占全球5G基站总数三分之一以上。下一步中国移动将在技术、标准、产业、应用四方面全面发力,以需求和场景为导向,一体贯通5G-A与6G的发展,引领万物智联新时代发展方向。
中国电信市场部副总经理沈骏祥表示,6G是以“全域覆盖、通感一体、内生智能”为核心特征,在连接性能和多要素融合方面提出了更高要求。中国电信牵头3GPP首个6G计费标准立项以及6G网络架构、通智融合、通感融合等多个关键领域国家项目,引领技术演进;围绕语义通信、天地一体、通感一体、智能超表面等方向率先完成了一系列业界试验,协同产业链完成技术体制突破,加速6G产业化进程。
“从国家战略到技术标准,6G的征程已然开启。6G时代是智能体互联时代,并深度支撑工业制造,安全至关重要。”中兴通讯无线产品线副总经理胡凯伟说,中兴通讯正构建包含底层安全功能、中层安全控制、上层安全决策的三级架构。在当前的5G-A阶段,中兴通讯已与合作伙伴在国密算法、量子加密,安全协议等方面开展了大量工作,将为“十五五”期间安全能力的大幅提升奠定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