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09-30 16:11:00 股吧网页版
总价逾27亿元!渤海汽车“豪购”控股股东四大资产,关联交易能否提振“亏损”业绩?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K图 600960_0

  9月29日晚间,渤海汽车(600960.SH,股价5.10元,市值48.48亿元)发布《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购买资产并募集配套资金暨关联交易报告书(草案)摘要》。根据方案,渤海汽车计划通过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的方式,以高达27.28亿元的总价,收购其控股股东北京海纳川汽车部件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海纳川”) 持有的四家核心子公司股权。

图片来源:渤海汽车公告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以下简称“每经记者”)注意到,此次交易不仅是渤海汽车深化国企改革、提升上市公司质量的重要举措,更被视为其在汽车产业电动化、智能化浪潮下,为摆脱经营困境、谋求战略转型而下的一步关键之棋。

  交易方案显示,收购完成后,渤海汽车的业务版图将实现扩张,预计2024年度营业收入将实现119.41%的翻倍式增长。然而,亮眼的数据背后,也潜藏着挑战。其中,对标的资产廊坊莱尼线束系统有限公司50%股权的收购,评估增值率高达1759.98%。

  与此同时,并购后的业务整合、持续的亏损压力以及大幅增加的关联交易,都为渤海汽车的这次转型增添了诸多不确定性。

“豪购”控股股东四大资产,廊坊莱尼线束溢价近18倍

  根据交易报告书(草案)摘要,本次重大资产重组的核心,是渤海汽车拟以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的方式,向其控股股东海纳川发起的一场大规模收购。整个交易方案由“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购买资产”与“募集配套资金”两部分构成。

  交易的核心标的资产共有四项,分别为:北京北汽模塑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北汽模塑”)51%的股权、海纳川安道拓(廊坊)座椅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廊坊安道拓”)51%的股权、英纳法智联科技(北京)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智联科技”)100%的股权,以及廊坊莱尼线束系统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廊坊莱尼线束”)50%的股权。

  这四家公司的主营业务覆盖了塑化汽车装饰件、汽车座椅骨架、汽车电子产品和汽车线束的研发、制造与销售,均属于汽车零部件及配件制造行业。

  经交易双方协商,这四项资产的交易总价格确定为27.28亿元。在支付方式上,渤海汽车将采用“股份+现金”方式。其中,以股份支付的对价为23.19亿元,现金支付的对价为4.09亿元。

  为完成股份支付,渤海汽车将向海纳川定向发行6.74亿股A股普通股,发行价格确定为3.44元/股。该发行价不低于定价基准日(2025年6月17日)前120个交易日公司股票交易均价的90%。

  每经记者注意到,在这场交易中,最引人注目的无疑是标的资产的评估溢价。报告书显示,截至评估基准日2025年2月28日,四项交易标的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增值。其中,北汽模塑51%股权的交易价格为16.26亿元,评估增值率达338.85%;廊坊安道拓51%股权交易价格为1.29亿元,增值率为239.77%;智联科技100%股权因采用资产基础法评估,交易价格为1795万元,增值率相对较低,为48.39%。

  而廊坊莱尼线束50%股权的估值则最高。其100%股权对应的评估结果为19.10亿元,最终50%股权的交易价格定为9.55亿元,增值率达到1759.98% ,溢价近17.6倍。

  为支撑本次收购,渤海汽车还计划向不超过35名(含)符合条件的特定对象非公开发行股份,募集配套资金,总额不超过13.79亿元。募集的资金将优先用于支付本次交易的4.09亿元现金对价,其余部分将投向汽车保险杠产线设备更新、智能车载通讯终端系统产能建设等项目,并补充公司流动资金 。

并购后营收翻倍,但大额未弥补亏损仍是“拦路虎”

  本次交易对渤海汽车财务状况的改善预期,是推动这场大规模并购的核心动力之一。根据立信会计师事务所出具的《备考审阅报告》,交易完成后,上市公司的资产规模和收入水平将得到质的飞跃,但盈利能力的根本性扭转仍面临挑战。

  从资产和收入规模来看,本次交易的“输血”效应极为显著。备考财务数据显示,以2024年12月31日为基准,交易完成后渤海汽车的总资产将从74.10亿元增至123.64亿元,增幅达66.84%。营业收入的增长更为迅猛,2024年度的营业收入将从42.27亿元增至92.76亿元,增幅高达119.41%,实现收入翻倍。

图片来源:渤海汽车公告

  这一变化将极大地扩充公司的业务体量和市场影响力。然而,在盈利指标方面,情况则更为复杂。

  渤海汽车在交易前面临着严峻的亏损局面,其2024年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1.26亿元。交易完成后,尽管标的资产的注入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盈利,但备考数据显示,2024年公司归母净利润仍为-8806.85万元,亏损虽有收窄,但并未能实现扭亏为盈。

  渤海汽车在风险提示中也明确指出,公司2024年出现大额亏损,主要系渤海国际和BTAH申请破产计提减值及费用等影响。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未分配利润(母公司口径)为-9.86亿元。预计本次交易完成后的一段时间内,公司仍将存在未弥补亏损,将导致无法向公司股东进行现金分红。

  不过,从更能反映主营业务盈利能力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归母净利润”来看,改善趋势则更为明朗。数据显示,2025年1—4月,交易前渤海汽车的该指标为-243.95万元,而交易完成后(备考)将转为盈利1.47亿元,实现了由负转正的跨越。

  每经记者留意到,由于本次交易涉及大量新增股份的发行,渤海汽车的每股收益(EPS)将面临被摊薄的风险。备考数据显示,2025年1—4月的基本每股收益将从交易前的0.31元/股下降至0.27元/股,降幅为12.90%。公司也坦言:“考虑到上市公司将募集配套资金,上市公司存在募集配套资金到位后导致每股收益被摊薄的风险。”

  总体来看,本次交易将为渤海汽车带来一场深刻的财务结构重塑。营收和资产规模激增是其最直接的利好,而能否将规模优势转化为持续的盈利能力,并尽快消化历史亏损、回报股东,将是其未来面临的核心考验。

超高溢价+整合难题:关联并购能否消化转型阵痛?

  尽管渤海汽车为此次交易描绘了美好的蓝图,但超高的收购溢价、与控股股东的关联交易性质,以及并购后的整合难题,共同构成了本次重组方案背后不容忽视的“三座大山”。

  首先,对于廊坊莱尼线束50%股权1759.98%的增值率,无疑是一场高风险的“对赌”。为了对冲高溢价可能带来的风险,交易对方海纳川作出了详尽的业绩承诺。

  根据《业绩补偿协议》,本次交易就业绩承诺设定了长达三年的考核期。以股权类资产为例,如果交易在2025年完成,海纳川承诺相关资产在2025年至2027年度实现的合计净利润将分别不低于3.48亿元、3.46亿元和3.71亿元。若承诺期内实际利润未达标,海纳川需优先以其在本次交易中获得的股份进行补偿,不足部分以现金补足。

  这一安排虽然在制度上为上市公司提供了一定的安全垫,但承诺能否顺利实现,仍取决于宏观经济、行业周期及标的公司自身经营状况等多重因素。对于相关问题,9月30日上午,每经记者致电渤海汽车证券部门相关人士,但电话未能接通。

  其次,交易后的整合风险是另一大挑战。本次并购涉及四家公司,其业务、管理模式、企业文化均可能与渤海汽车存在差异。报告书在“重大风险提示”中明确指出了“收购整合风险”,并坦言:“尽管上市公司与标的公司具有协同整合的基础,但由于双方在管理模式等方面可能存在差异,若本次交易完成后双方的业务、人员、管理等方面的整合未能达到预期效果,仍不排除本次交易完成后双方难以实现高效整合目标的风险,可能会影响本次交易的效果”。

  也就是说,渤海汽车已经意识到:如何高效整合新注入的资产,实现业务上的“1+1>2”的协同效应,是对其管理层运营能力的巨大考验。

  另外,本次交易的关联性质以及交易后持续增加的关联交易规模,也对渤海汽车的独立性和治理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由于交易对方海纳川为公司控股股东,本次交易构成关联交易。更重要的是,报告书指出,标的公司的主要客户包括北京奔驰及北汽集团控制的其他企业。交易完成后,“将增加上市公司关联交易的规模和占比”。

  在与每经记者交流时,一位资本市场人士认为,此次并购,既是渤海汽车顺应产业变革、摆脱经营困境的奋力一搏,也使其暴露在超高溢价、整合困难和关联交易风险之下。在该人士看来,这场旨在“做优做强”的国企改革实践能否顺利消化转型期的阵痛,最终实现对股东和投资者的回报,仍有待时间的检验。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61278686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4000300059/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