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9月29日22时11分,2025年国庆档新片预售总票房(含点映)已突破1亿元。《震耳欲聋》《刺杀小说家2》《志愿军:浴血和平》暂列预售票房榜前三。
中国电影评论学会产业专委会副会长、秘书长朱玉卿在接受上海证券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今年国庆档影片类型多元、题材丰富,既有高规格、高工业化的大片《刺杀小说家2》,又有主流商业大片《志愿军:浴血和平》,还有喜剧影片《浪浪人生》等,可满足不同受众的观影需求。
记者盘点发现,上市公司成为本次电影国庆档的“主力军”。中国电影董事长傅若清在2025年半年度业绩说明会上表示,预计国庆档将延续暑期档热度,取得较好成绩。
上市公司成电影国庆档“主力军”
截至9月29日,共有12部影片定于国庆档上映。灯塔专业版数据分析师陈晋对上海证券报记者表示,今年国庆档影片在类型丰富度和整体品质上保持多元化趋势,奇幻、动作、战争、剧情、动画、喜剧、犯罪等多种类型影片同台竞技,满足不同年龄、不同偏好观众的需求。
“续集化、系列化、IP化成为主流。”陈晋分析称,《志愿军:浴血和平》是系列三部曲的收官之作,前两部均在国庆档上映,累计观影人次接近5000万,观众基础雄厚;《刺杀小说家2》是商业类型片成功后的续作,类型特征鲜明;以“第一部”命名的《三国的星空第一部》,出品方计划打造三国题材系列IP电影。电影IP的系列化,体现了中国电影产业正朝着更加“成熟化”和“工业化”的方向发展。
记者注意到,在本次国庆档电影的参与主体中,上市公司是当之无愧的“主力军”。
国庆档期间,中国电影将上映一部主投影片《志愿军:浴血和平》和四部参投影片。其中,参投影片《浪浪人生》《刺杀小说家2》《毕正明的证明》《震耳欲聋》均有不错的市场关注度。灯塔专业版数据显示,《志愿军:浴血和平》的预售观众家庭观影优势突出;《浪浪人生》在一线城市和年轻观众中占比突出;《毕正明的证明》点映口碑上佳;《震耳欲聋》预售开启当日便登顶国庆档新片预售票房榜。
华策影视主投的《刺杀小说家2》前作《刺杀小说家》在2021年上映,斩获10.35亿元票房。该片主打极致的视听体验,上映首日IMAX厅排映场次占比最高。拓普数据预计,《刺杀小说家2》或有望夺得国庆档冠军,预计有望挑战13亿元大关,创出系列票房新高。
果麦文化在今年国庆档推出首部主投主控的《三国的星空第一部》。该动画电影由知名学者易中天担任编剧、监制,并邀请多位历史学家共同把关。果麦文化总裁瞿洪斌告诉上海证券报记者:“易中天对三国历史、人物、故事及历史背景下的文化理解都非常独特,既能保证历史严谨性,又能保证文化和故事叙事的通俗性、亲民性,这种能力会让电影更有吸引力。”
此外,博纳影业、横店影视、华谊兄弟、万达电影、爱奇艺、大麦娱乐、猫眼娱乐等多家境内外上市公司均以出品或联合出品形式亮相国庆档。
电影行业景气度改善进行时
今年暑期档,我国电影市场实现总票房119.66亿元。朱玉卿表示,暑期档亮眼的票房答卷极大提振了电影行业的士气与信心。与此同时,暑期档的优异成绩也重新唤起更多观众对电影这一娱乐形式的关注,推动电影消费热情延续至国庆档。
记者发现,多部暑期档影片已延长上映时间:《浪浪山小妖怪》将延长上映至11月1日;《南京照相馆》将延期至10月24日;《罗小黑战记2》延长至10月17日;《捕风追影》延长至10月15日。
目前,《浪浪山小妖怪》已成为中国影史二维动画电影票房冠军。9月29日,上海电影在2025年半年度业绩说明会上表示,该片已成为公司探索“内容投资+发行放映+IP运营”全链商业模式的范例。
截至9月29日19时,2025年全年电影票房已逼近420亿元。朱玉卿预计,国庆档票房有望超20亿元,全年电影票房预计在500亿元左右。
同时,多家影视行业公司积极布局新消费,让IP业务成为公司业务发展的第二曲线,同时扩大电影的影响力。
傅若清告诉上海证券报记者,公司一直在开拓基于IP的跨领域合作,包括将舞剧改编创作为电影版《只此青绿》,通过自有电影IP与出版、游戏、衍生品领域开展授权合作等。目前,公司正在探索电影类文创业务模式,与电商平台、文旅企业共同开发电影IP跨界项目。
近日,《浪浪山小妖怪:妖你同行XR》LBE大空间项目登陆全国23个省份。《浪浪山小妖怪》总制片人、策划,上海电影旗下上影元总经理李早告诉上海证券报记者,公司所有的活动都是围绕电影IP加消费生态的探索。“我们希望观众离开电影院后也能有更多文化体验的消费延续,在文创和VR产品中获得新的体验。同时,将针对不同年龄和消费场景,打造与电影IP有关的线下产品。”
果麦文化计划以《三国的星空第一部》为起点,打造“三国宇宙”以及开发相关IP周边衍生品。瞿洪斌表示:“围绕易中天和三国IP,我们将持续不断地开发。中国传统文化中,三国作为‘历史百科全书’,包含历史、智慧、军事、谋略等,老少皆宜,有足够的开发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