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联社9月30日讯(记者郭子硕)9月26日,由上海报业集团指导、财联社主办的“2025上海全球金融·资管年会”在上海陆家嘴召开。
在圆桌论坛环节,南京银行科创金融部副总经理董梅表示,做好科技金融的关键在于构建具备高效运营与决策机制的组织架构。
董梅介绍称,南京银行在科技金融服务方面的探索经历了三个阶段:从2011年设立科技支行,到2017年在总行小企业部内设科创金融二级部,再到今年升级成立总行科创金融一级部。
在服务科创企业的过程中,南京银行逐步从“信贷提供者”,转变为“资源整合者”与“生态构建者”,形成科技金融服务“生态圈”,并把“生态圈”中各方的长板优势进行组合,以实现资金与资源对科创企业的双向赋能。
在组织机制方面,南京银行通过审批权限的进一步下沉,实现了决策前移和响应提速。董梅强调,通过全线嵌入、权限下放的机制,银行得以更好响应科创企业的融资需求,也能够真正和外部创投机构、科创园区等“生态圈”伙伴形成高效协同,提升整体服务效率。
目前,南京银行的科创企业在整个全行对公贷款的客户数占比超60%。这些科创企业的员工是零售业务的潜在目标客群,其中高管和核心骨干更是私人银行与财富管理业务的潜在客群,通过“科私联动”,银行为其提供消费贷、定制化的资产配置、家族信托等综合服务,逐步构建了“从企业到个人、从基础零售到高端财富”的闭环生态,进一步放大科技金融的综合价值。
展望未来,董梅认为科创企业在创新发展的不同时期存在各种合理金融需求,银行业的科技金融发展也应更注重对科创客户的深度陪伴与价值深耕,而非单纯追求规模增长。当下在科技金融创新发展过程中,仍存在部分政策瓶颈。例如,不少“投早、投小、投硬科技”的基金管理人及科创企业核心员工因自有资金不足与现行借款政策限制,难以通过银行融资。
为此,她呼吁未来政策可适度考虑扩大创新业务的试点范围,对深耕科技金融的银行进行试点,探索其向符合条件的优质管理人发放专项贷款,试点通过“GP贷”解决管理人参投、跟投资金不足的问题,有效约束和激励基金管理人。
此外,通过实施核心员工股权激励贷款,鼓励个人以股权投资方式向科创企业注资,试点适用于科企员工持股计划的“科技人员贷”,为科创企业发展构建更为稳固、持久的合作关系。当前,上海等地率先开展了该领域的试点工作,南京银行也已在上海区域试点推行员工持股激励贷款。她表示,希望政策能够依据江苏、浙江地区独特的经济结构、产业布局以及金融资源禀赋,进一步拓展试点版图。
在并购贷款方面,董梅表示,期待政策进一步放开,适时、合理地逐步扩大并购贷款试点行的范围,为科技企业并购重组提供更多金融支持,助力其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