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数企业预增,多数企业续亏、首亏,半年报预披露持续进行,光伏企业上半年的业绩仍在分化。
截至7月14日晚间,包括隆基绿能(601012.SH)、钧达股份(002865.SZ)、晶澳科技(002459.SZ)、弘元绿能(603185.SH)等在内,共计38家光伏上市公司预告了上半年业绩,其中17家续亏、6家首亏,亏损公司数量占比六成,仅5家实现预增。
尽管光伏制造商尚未走出经营困境,但经过数月减产以及企业经营战略调整后,业绩分化已经出现。有的光伏企业二季度亏损环比扩大,有的凭借海外市场与新技术产品实现大幅减亏甚至扭亏。
主产业链中报预告业绩分化
2025年5-6月,光伏产业链需求在抢装潮结束后逐步减少,叠加产业链各环节产能供需失衡,库存压力等因素影响,产品价格持续下跌,硅片价格一度跌破去年四季度水平,硅料价格亦低于制造商的现金成本。受产品价格下跌及存货减值影响,21家光伏主产业链上市公司中,10家发布了半年度业绩预告,硅料、硅片、组件、电池四大主材环节的企业均录得业绩续亏。
硅料作为光伏产业链最上游环节,也是供需矛盾最突出的环节。截至目前,硅料制造商中,通威股份(600438.SH)发布了业绩预告,上半年净利润预亏49亿元-52亿元,环比一季度25.92亿元的亏损,未出现亏损明显加剧的情形。
主产业链制造商虽未摆脱亏损,但部分企业在二季度实现减亏或是扭亏,或是凭借新一代产品突围,或是受益海外市场需求增长,为低谷中的光伏行业传递出一丝积极信号。
这些企业中,隆基绿能(601012.SH)、钧达股份(002865.SZ)、爱旭股份(600732.SH)、晶澳科技(002459.SZ)均实现减亏。
隆基绿能预计,上半年亏损金额为24亿元-28亿元。按照预告净利润下限计算,隆基绿能二季度最多亏损约13.7亿元,环比一季度减亏约1亿元。该公司解释称,不断加强内部运营管理,主要产品单位成本、销售费用、管理费用及资产减值损失快速下降,HPBC 2.0组件产品逐步投入市场,签单量及出货量快速增长,实现同比大幅减亏。
爱旭股份预计,上半年最多亏损2.8亿元,按照一季度亏损3亿元计算,公司实现单季度扭亏为盈。该公司解释称,上半年ABC组件产销两旺,通过深耕欧澳日等高价值市场、高价值场景,海外销售占比显著提升,同时产品成本、期间费用持续下降、存货跌价损失大幅改善,是业绩同比大幅改善的主要原因。
电池制造商钧达股份也在公告中提到,海外市场销售对业绩改善的影响,该公司上半年预亏2亿元-3亿元,其中一季度亏损1.05亿元,有望实现单季度减亏。
钧达股份称,海外销售占比从2024年度同期的23.85%,提升到2025上半年约51.9%,公司计划通过海外先进电池产能建设方式,融入海外本土产业链,面向高附加值海外市场。
另外,组件商晶澳科技在一季度净利润亏损16.38亿元的情况下,上半年预亏不超过30亿元,也实现了减亏。
并不是每家光伏制造商都能实现减亏。硅片龙头TCL中环(002129.SZ)的亏损还在加剧。公司上半年净利润预亏40亿元-45亿元,去年同期亏损30.64亿元。
按上述数据测算,TCL中环今年第二季度净利润亏损约21亿元-26亿元,同比、环比均亏损加剧。而这也是TCL中环上市以来最差的半年度业绩。该公司解释称,产品价格下跌及存货减值是导致业绩亏损的主要原因。
光伏主材以外,辅材环节业绩同样集体承压。以光伏玻璃为例,福莱特(601865.SH)预计上半年净利润为2.3亿元到2.8亿元,同比减少81.32%-84.66%;南玻A(000012.SZ)也预计净利润至少下降88.15%;亚玛顿(002623.SZ)上半年净利润首亏,预亏1500万元-2000万元。上述三家企业均称,受产品价格下跌及存货减值影响,导致经营业绩大幅下滑。
下半年是产能出清关键阶段
二季度光伏产业链经历“政策刺激上涨、需求退坡回落、政策托底企稳”的波动情况,产业链价格触底后初现复苏信号。
从已披露的半年报业绩预告来看,光伏企业经营呈现“全行业承压、部分企业单季度改善”的分化格局,技术迭代、需求演绎与政策落地,将成为光伏板块中长期价值重估以及企业经营业绩改善的关键。
近期,“反内卷”反复强调的背景下,光伏产能阶段性过剩、低价竞争尤其受到市场关注。政策呵护下市场情绪发酵,多晶硅期货与现货价格、硅片价格持续回暖,光伏板块估值亦有所反弹。随着最近一周硅料价格大幅上涨,硅片、电池片价格止跌企稳,市场关注度聚焦于光伏企业三季度表现。
在一位电新行业分析师看来,当前整体市场处于博弈阶段,主要交易逻辑是政策预期增强,但光伏终端需求恢复偏弱,价格持续上行动能仍待验证。“下半年重点观察政策对光伏减产的推动力度,包括头部硅料企业联合收储尾部产能的进展。硅料作为最上游,产能供需与价格走势,对其他主材环节影响巨大,6月底以来的硅料涨价本质是政策引导的成本线修复,但实际成交仍待观察下游对价格的接受程度。”上述分析师说。
“需求端来看,预计下半年国内装机需求不会出现大幅波动,需求变化也很难刺激光伏产能出清,海外部分新兴市场需求增长也只是结构性变化,不足以刺激消化国内过剩的产能。因此三季度是光伏行业减产的关键节点,若减产持续推进,预计光伏板块全年业绩会出现大幅分化。”前述分析师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