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7月15日,A股中报预告披露暂告段落。Wind光伏板块38家上市公司披露中期业绩预告,其中15家实现盈利,9家企业预计同比减亏。
亏损持续,押宝BC路线的隆基、爱旭减亏
从披露的业绩预告来看,光伏行业最困难的时期尚未过去,多数企业依然预计亏损。
组件环节中,出货量第一梯队四巨头中的晶澳科技(002459.SZ)与隆基绿能(601012.SH)披露了预告。晶澳科技预计亏损25亿元至30亿元,较上年同期的亏损8.74亿元进一步扩大。隆基绿能则预计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亏损为24.00亿元到28.00亿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将实现减亏24.43亿元到28.43亿元。
两家企业均提到了行业价格以及市场环境的影响。隆基绿能称,当前光伏行业竞争环境下,主要产品市场销售价格跌破行业成本线,晶澳科技同时提到了国际贸易保护政策加剧。不过两家企业同时都在公告中表示了自己组件销量领先。
2024年重回全球组件出货前十榜单的协鑫集成(002506.SZ)预计,今年上半年将同比转亏,亏损规模在2.5亿元至3.5亿元。公司表示,虽然上半年在光伏政策推动下国内光伏市场出现阶段性抢装潮,但受产业链供需失衡影响,组件终端价格处于低位,组件毛利率同比下滑,行业主链环节普遍出现亏损。
硅料、组件并重的通威股份(600438.SH)预计,上半年实现归母净利润约为-49亿元至-52亿元左右,较上年同期亏损扩大。公司表示,行业供需失衡状况仍未显著改善,各环节产品价格持续低迷。
组件环节外,其他环节的企业同样尚未走出周期。
主营电池片的钧达股份(002865.SZ)预计上半年亏损2亿元至3亿元,亏损规模较上年同期扩大。主营光伏玻璃的南玻A(000012.SZ)预计上半年盈利缩减至5816万元至8687万元,同比下降约九成。
弘元绿能(603185.SH)预计上半年亏损2.9亿元至3.5亿元,较上年同期11.57亿元的亏损将实现减亏。该公司涉及的产业环节从硅料贯穿到了组件,在业内有“小隆基”的称号。弘元绿能曾在5月的业绩会上表示,目前硅料产能全部自用,同时基于一体化布局的优势,一季度行业回暖带动毛利水平转正,开工率高于行业平均水平。
对光伏企业而言最困难的时期或许还没有过去,不过中报预告依然透露了行业正在发生的变化。
技术路线的不同正加快反映在公司业绩上。
隆基绿能提到,其HPBC 2.0组件产品逐步投入市场,签单量及出货量快速增长。
另一家BC组件出货主力爱旭股份(600732.SH)预计2025年半年度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亏损为1.7亿元至2.8亿元,相较上年同期的亏损17.45亿元相比,将实现明显减亏,同时二季度单季实现扭亏为盈。
爱旭股份称,报告期内公司ABC组件产销两旺,通过深耕欧澳日等高价值市场、高价值场景,海外销售占比显著提升,公司整体毛利率持续向好。公司不断提升运营效率,产品成本、期间费用持续下降、存货跌价损失大幅改善,2025年上半年经营业绩较去年同期实现了较大幅度增长。
行业反内卷,出清有望提速
海外市场的重要性已无须多言。
横店东磁(002056.SZ)预计上半年实现归母净利润9.6亿元至10.5亿元,较上年同期增幅达到49.6%至63.6%,成为目前光伏行业少数预计实现业绩正向增长的企业。
横店东磁的业务覆盖磁材、光伏、锂电几大板块,其中光伏业务去年的销售占比约六成,磁材与锂电分别贡献约25%、13%,光伏依然是对业绩影响最大的板块。在业绩预告中,横店东磁表示,其光伏业务继续推进深度国际化,海外产能凭借差异化布局,叠加自身产品的技术和品质优势实现了满产释放。
在政府部门数轮反内卷的引导后,行业出清的速度也有望加快。
今年5月,无锡尚德再度进入破产重整。弘元绿能在7月宣布,有意向作为投资人参与无锡尚德的预重整,并与无锡尚德的控股股东达成协议,将与无锡尚德合作开展生产经营管理,以维护无锡尚德预重整期间的稳定运营。
7月5日,宝馨科技(002514.SZ)公告称,江苏省灌南县人民法院裁定受理了债权人对连云港宝馨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提出的破产清算申请,后者为宝馨科技全资子公司,在去年年末被宝馨科技作价1元转让予南京银商新能源有限公司,但股权转让尚未完成。
6月25日,*ST金刚(300093.SZ)公告称,下属子公司苏州金刚光伏科技有限公司被债权人以不能清偿到期债务且明显缺乏清偿能力为由,向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人民法院申请进行破产清算。而*ST金刚本身已在2024年被债权人申请重整。
不过对于行业来说,转折点或许没有那么快到来。
中信证券研报提出,推动产业链价格回升是实现光伏行业“反内卷”重要的第一步,随着行业回归规范化有序竞争,以及潜在供给侧改革政策逐步完善和落地,光伏基本面底有望得以夯实,落后产能出清长效机制逐步规范和形成。但实现落后产能退出、光伏供给侧重构并非朝夕之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