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生天合:深耕高性能热固性树脂材料行业成为新能源新材料细分领域龙头
——道生天合材料科技(上海)股份有限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主板上市网上投资者交流会精彩回放
出席嘉宾
道生天合材料科技(上海)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季刚先生
道生天合材料科技(上海)股份有限公司副董事长、副总经理姜磊先生
道生天合材料科技(上海)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财务负责人施永泉先生
道生天合材料科技(上海)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董事会秘书张珈堃先生
中信建投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保荐代表人雷晓凤女士
中信建投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保荐代表人张世举先生
中信建投证券股份有限公司项目协办人许天宇先生
经营篇
问:公司的主营业务是什么?
季刚:公司是一家致力于新材料研发、生产和销售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公司产品围绕环氧树脂、聚氨酯、丙烯酸酯和有机硅等高性能热固性树脂材料,形成了风电叶片用材料、新型复合材料用树脂和新能源汽车及工业胶粘剂三大系列产品,主要为风电、新能源汽车、储能、氢能等新能源领域,以及航空、油气开采、电力、模具制造等领域的国内外客户提供系列化、差异化和精细化的新材料产品综合解决方案。
问:近年来公司产品的销量情况如何?
季刚:得益于下游风电装机量的平稳推进、新能源汽车行业的蓬勃发展,公司风电叶片用环氧树脂、高性能风电结构胶、新型复合材料用树脂、新能源汽车及工业胶粘剂的需求持续增加,同时,公司产能扩张,报告期内(2022年、2023年、2024年和2025年上半年,下同),公司自产产品销量分别为12.75万吨、16.87万吨、18.71万吨和10.61万吨,呈增长态势。
问:公司的主要客户有哪些?
季刚:公司深耕高性能热固性树脂材料行业,紧跟下游行业的发展趋势,及时响应下游产品的定制化创新需求。目前,公司深度服务于风电、新能源汽车、储能等新能源领域客户,与众多行业龙头企业形成稳定的合作关系,直接或终端客户包括:中材科技、时代新材等国内外知名风电叶片及风电整机厂商;比亚迪集团、广汽集团、吉利集团、泰科电子、亿纬锂能、孚能科技、蜂巢能源和国轩高科等新能源汽车及配套企业;远景能源、博瑞电力和赣锋集团等储能行业企业。
问:公司新型复合材料用树脂的主要应用领域及技术优势是什么?
季刚:公司的新型复合材料用树脂可广泛应用于新能源汽车电池上盖、氢能源存储、电力输送等领域,为重庆风渡、中复碳芯、北玻院、天顺风电、泰山玻纤、吉林化纤、海源复材、宁德康本、振石集团等客户进行配套。2021年,工业和信息化部将碳基复合材料等纳入“十四五”原材料工业及产业科技创新相关发展规划,支持全面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公司通过长期技术攻坚,在碳纤维复合材料领域取得了一系列进展,例如在风电领域,在国内率先实现碳纤维用拉挤树脂量产和批量销售,碳纤维复合材料相较目前传统的玻纤复合材料具有高强度、低密度、良好的抗疲劳性等优势,能够更好助力风机实现大型化升级迭代;在航空航天领域,公司的碳纤维预浸料产品已在客户处成功实现航空级认证和量产。
问:公司的营业收入是多少?
施永泉:报告期内,公司的营业收入分别为34.36亿元、32.02亿元、32.38亿元及17.85亿元。
问:公司的净利润是多少?
施永泉:报告期内,公司的净利润分别为1.08亿元、1.52亿元、1.55亿元及0.85亿元。
问:公司的销售毛利率是多少?
施永泉:报告期内,公司的销售毛利率分别为10.76%、12.34%、11.61%和12.43%。
问:公司的研发费用是多少?
施永泉:报告期内,公司的研发费用分别为9406.75万元、10175.08万元、8769.05万元和4400.47万元,占营业收入比例分别为2.74%、3.18%和2.71%和2.47%。
发展篇
问:公司未来的发展规划是什么?
季刚:公司致力于成为全球领先的综合性新材料解决方案提供商,在巩固目前风电叶片用材料全球领先地位的同时,在新能源汽车、储能、氢能、航空、电力等领域取得良好进展。同时,公司持续开拓新行业,力争在光伏、消费电子、半导体、轨道交通、3D打印、5G通信、航运和建材等更多领域不断取得突破和领先优势,为各个行业发展提供更先进、更优质的材料解决方案,并且在为国内企业提供国产化发展方案的同时,努力开拓全球市场,成为全球领先的综合性新材料企业。
问:公司的多元化发展战略规划如何?
姜磊:公司基于一体化的平台优势,从风电应用领域逐渐扩展材料的应用和市场空间,目前已形成风电叶片用材料、新型复合材料用树脂和新能源汽车及工业胶粘剂三大系列产品,并积极拓展材料应用研究和市场空间,未来将在光伏、电力、氢能、储能等领域逐渐实现多元化发展。随着公司多元化发展战略的顺利推进及实施,公司盈利能力将得到有效增强和拓展。
问:公司有怎样的技术创新和研发计划?
姜磊:公司将持续在新产品、新材料、新工艺等领域加大自主研发,加快技术成果转化为工业化生产,深化公司的核心技术能力。同时,公司将不断完善技术研发的软硬件条件及检测验证设施,大力投入研发的数字化和自动化,并进一步加强与高等院校、行业内专业研究机构及大型企业的合作,形成多种形式、多层次、多领域具有前瞻性的研发模式。
问:公司如何保持在风电叶片领域的竞争力?
姜磊:公司通过在风电行业的多年探索,产品覆盖风机叶片用树脂、叶片结构胶和叶片结构芯材在内的风机叶片主要原材料。公司与国内风电行业同步发展,目前,公司的风电叶片灌注树脂产品基本覆盖国内陆上风电叶片机型,包括大尺寸、大兆瓦机型,能够应用于长度超过147米的大型风机叶片的灌注中。在保持陆上风电产品多样性的同时,公司通过积极的研发投入,持续开展海上风电产品的开发和研究。
行业篇
问:公司所属行业及确定依据是什么?
季刚:根据《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17),公司所属行业为“C26 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下的“C2659 其他合成材料制造”。根据《战略性新兴产业分类(2018)》,公司生产的风电叶片用材料属于“3 新材料产业”之“3.5.2.1 高性能热固性树脂基复合材料制造”,该分类下的重点产品包括环氧树脂基复合材料(用于风电、电力、电子信息、航空航天、海洋工程及高技术船舶、轨道交通装备等);新能源汽车及工业胶粘剂和新型复合材料用树脂属于“3 新材料产业”之“3.3.1.3 其他高性能树脂制造”,该分类下的重点产品包括聚氨酯基和丙烯酸酯基的高性能树脂材料。
问:风电叶片用环氧树脂行业发展前景如何?
季刚:高性能复合材料因其独特的性能优势成为当前风电叶片的主流选材,随着风电机组高功率和叶片大型化发展,风电叶片对于高性能复合材料的性能要求不断提升,促进相关技术不断发展,对其依赖程度也随之加强。据CWEA预测,2025年,中国新增装机容量将实现105GW至115GW,中国风电将进入年新增装机1亿千瓦(100GW)新时代。随着风电装机量的不断提升,进而带动风电叶片用环氧树脂、结构胶等材料的市场需求增长。根据中商产业研究院发布的报告:2023年,全球及中国风电叶片专用环氧树脂销售额为16.15亿美元、9.45亿美元,折合人民币分别为114.48亿元、66.98亿元;风电叶片专用环氧树脂全球市场实现销售497701吨、中国市场实现销售343064吨。预计至2030年,全球市场实现销售786123吨、中国市场实现销售548290吨。其中,2024年至2030年,全球和中国市场的复合增长率分别为6.56%、6.45%,风电叶片专用环氧树脂市场整体呈长期景气态势。
问:新型复合材料应用市场及发展前景如何?
季刚:新型复合材料相较传统工业材料具有质量轻、强度高和成本低的特点,在节能环保及提高生产效率的工业发展形势下,新型复合材料对钢铁和木材等材料在建筑建材、轨道交通、石油化工、风力发电、汽车制造等领域形成了替代趋势。根据Grand View Research的研究,碳纤维/环氧树脂复合材料将越来越多地作为各种金属组分的替代品来使用,从而推动对于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的需求。2027年,全球环氧树脂复合材料市场规模预计将达到429.2亿美元;2020年至2027年,复合年增长率约为6.2%。
问:公司所属行业的技术壁垒有哪些?
许天宇:高性能热固性树脂材料需达到性能强、品质高、一致性好等标准,进入该市场的企业不仅要掌握从研发、生产到最终产品形成的全流程技术,还需要具备持续的研究开发能力、技术应用能力。一些关键技术研发,如配方开发、配制工艺的研究和优化、设备的自主设计和研发等,均需要企业在生产经营实践中不断积累和优化。同时,高性能热固性树脂材料行业对技术人才的专业复合度和从业经验要求较高,优秀的研发人员不仅需要具备较为丰富的化学和材料学知识,还需要了解产品下游应用领域的产品和组件特性、工况对热固性树脂固化过程中的化学交联反应的影响等复杂的机理因素,经过较长时间的技术积淀后方可参与研发设计。此外,高性能热固性树脂材料配方、工艺的开发和积累,有助于企业完善研发模式,提升研发效率,加快产品迭代,缩短产品在新领域应用的研发周期,确保产品在客户应用端的正确使用和性能达成,以帮助企业建立行业竞争优势。行业新进入者因为无法在短期内实现上述技术和人才储备,难以在短期内形成竞争优势并对现有竞争格局产生影响。
问:公司有怎样的行业地位?
季刚:公司具有突出的行业地位,是绿色新能源行业新材料细分行业的龙头企业,是当前全球生产规模最大的风电叶片用环氧树脂生产企业之一。根据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及其环氧树脂及应用专业委员会出具的说明函,2022年至2024年,公司连续三年:“风电叶片用环氧树脂系列”销量位居全球第一;“风电叶片用结构胶”销量位居国内第二、全球第三。同时,公司是目前唯一一家向国际风电整机巨头维斯塔斯同时供应风电叶片用环氧树脂和结构胶的中资企业,进一步提升了公司在国际风电市场及海上风电市场的影响力。
发行篇
问:公司此次上市的目的是什么?
季刚:公司计划以本次发行上市作为新的起点,紧抓全新的发展机会,持续培育新质生产力,进一步增强自身盈利能力和综合竞争实力,为投资者带来新的投资机会,与广大客户、投资者携手同行,共同绘制“材料科技,创见未来”的美好画卷。
问:公司本次发行多少股?
雷晓凤:公司本次公开发行13188.00万股,公司股东不公开发售股份,公开发行的新股为本次发行后总股本的20%。
问:公司本次募集资金投资项目有哪些?
雷晓凤:公司本次募集资金拟用于以下项目:年产5.6万吨新能源及动力电池用等高端胶粘剂、高性能复合材料树脂系统项目和偿还银行贷款。
问:请介绍募集资金投资项目的概况。
张世举:年产5.6万吨新能源及动力电池用等高端胶粘剂、高性能复合材料树脂系统项目计划总投资额为57070.20万元,项目达产后年产能为5.60万吨,其中高性能复合材料树脂系统年产能为1.90万吨,动力电池用等高端胶粘剂年产能为3.70万吨,产品主要运用于风力发电、新能源汽车等领域。
问:募投项目对公司业务发展的贡献、未来经营战略的影响如何?
雷晓凤:公司本次募集资金投资项目与公司的主营业务密切相关,项目顺利实施可以扩大公司产能,优化产品结构,增强公司自主创新能力,提升公司核心竞争力,形成公司新的利润增长点。
本次发行完成后,公司资金实力将明显提高,总资产、净资产规模将得以提升,有利于增强公司的规模和资金实力,优化财务结构,降低资产负债率,提高公司的融资能力、持续盈利能力和抗风险能力。在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完成前,由于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存在建设期和产能爬坡期,公司的净资产收益率在短期内可能有所降低。但随着募集资金投资项目的逐步建成,业务规模将持续扩大,净资产收益率将稳步提高,盈利能力和持续发展能力将不断增强。
本次募集资金投资项目为公司战略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助于公司在新能源汽车领域扩大销售规模,在高端制造领域培养发展潜力。本次募集资金投资项目与现有业务相比,在产品的研发、设计、采购、生产和销售流程方面无重大变化,为原有业务延伸和拓展。该项目的实施,可使公司扩大业务规模,提高生产效率,促进市场占有率的进一步提升。
问:请介绍公司上市后的利润分配原则。
张珈堃:公司的利润分配应重视对投资者的合理投资回报,充分考虑和听取独立董事和股东(特别是中小投资者)的意见,采取持续、稳定的股利分配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