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07-24 20:15:41 股吧网页版
《财富》中国500强中的汽车产业:35家企业上榜 营收、净利润双增企业占比不到35%
来源:中国经营报

  作为观察中国商业和经济发展的风向标,2025年《财富》中国500强排行榜在近日发布。

  《中国经营报》记者注意到,聚焦到汽车行业,今年共有35家企业上榜,比去年增加了6家,涵盖整车制造、零部件及零售服务三大领域,这35家企业中有6家企业未能盈利。

  2025年《财富》中国500强排行榜中的汽车产业链企业呈现出“几家欢喜几家愁”的局面。2025年《财富》中国500强排行榜显示,2024年营业收入、净利润均同比实现增长的汽车产业链企业有12家,包括长城汽车(601633.SH)与赛轮轮胎(601058.SH)。而营业收入、净利润同比均下滑的企业也有10家,中国一汽、北汽集团和中升控股(0881.HK)等企业位列其中。

  20家汽车产业链企业排名上升

  从榜单的排名变化来看,在35家上榜的汽车产业链企业中,排名有所上升的企业20家。这20家企业是比亚迪、吉利汽车、北汽集团、奇瑞汽车、怡和集团、潍柴动力、长城汽车、赛里斯、理想汽车、中国重汽、天能动力、蔚来集团、均胜电子、超威动力、小鹏汽车、福耀玻璃、江铃汽车、宇通客车、国轩高科和中创新航。

  其中,排名上升幅度最大的是赛力斯,排名从404名前移至169名,营收从5063百万美元上升至20176.8百万美元。与此同时,北汽集团、潍柴动力、长城汽车、理想汽车的排名分别前移5位、4位、18位和13位。

  但也有不少汽车产业链企业的排名出现下降。记者梳理发现,排名出现下滑的企业有6家。其中,中国一汽下滑了8个位次。

  一些无缘于2024年《财富》中国500强排行榜榜单的汽车产业链企业今年成功闯入榜单。这些企业是万向集团公司、零跑汽车、赛轮轮胎、双星集团、德赛西威、拓普集团、华翔电子,其位次分别为第137位、第423位、426位、463位、474位、492位和497位,营收分别为29717.8百万美元、4470.2百万美元、4419.9百万美元、3927.6百万美元、3838.4百万美元、3697百万美元和3658.6百万美元。

  值得关注的是,小米集团虽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汽车产业链企业,但依托于其在全球科技行业的稳固地位,以及小米汽车的热销,小米集团今年入围榜单百强,排名从上年的第102位上升至第76位,其营收与净利润均实现超30%的同比增幅。

  整体来看,在35家上榜的汽车产业链企业中,有21家企业的营收实现了增长,占比达到60%。在净利润方面,35家汽车产业链企业中有14家企业净利润同比出现下滑,有整车企业净利润增长率为-1258.7%,净利润下滑的企业占比达到40%。营业收入、净利润均同比实现增长的企业的比例仅为34.3%。

  营收、净利润双增企业占比不到35%背后

  在35家上榜的汽车产业链企业中,营业收入、净利润均同比实现增长的企业的比例不到35%,折射出了中国汽车行业当前所存在的痛点:在内卷的环境下,要取得利润的增长是一项难度不小的考验。

  自2023年新能源汽车行业掀起“价格战”以来,汽车产业这场“价格战”波澜已持续了两年多时间,不断蔓延的“价格战”造成了行业内企业利润的下滑,整个汽车产业链受到冲击。

  据中国汽车流通协会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分会秘书长崔东树测算,2017年—2022年,我国汽车产业链单车利润均在2万元以上;然而,2023年和2024年,单车利润分别降至1.7万元和1.5万元。2025年前五个月,单车利润进一步降至1.4万元。

  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也直观地反映了价格战对汽车行业造成的影响。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2020年—2022年,汽车制造业利润率均在5.7%以上,从价格战开打的2023年开始,汽车制造业利润率便进入持续下行区间。2023年、2024年、2025年一季度分别为5.0%、4.3%、3.9%,远低于同期工业企业平均利润率。2025年1—5月,汽车制造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7.1%,利润总额同比下降11.9%。

  一家汽车零部件企业人士告诉记者,这两年一些零部件企业因无法提供更低的价格或回款变得更为困难造成现金流紧张而破产。而那些能够获得订单的零部件中也存在不少“赔钱赚吆喝”的现象,汽车零部件企业的利润相较于此前几年明显下滑。

  艾睿铂亚太区汽车及工业品咨询业务负责人戴加辉(Dr. Stephen Dyer)表示,中国是全球竞争最激烈的新能源汽车市场之一。这样的竞争环境推动了技术和成本效率的显著突破,但也让许多企业难以实现可持续盈利。“随着国内增长放缓和全球贸易壁垒上升,中国车企必须专注于打造强势品牌,投资自动驾驶等先进技术,并在关键国际市场实现本地化运营。只有那些能够快速适应、高效扩张,并同时应对国内外挑战的企业,才能持续在全球舞台上取得成功。”

  中国汽车产业链的经营环境或迎来改善。今年以来,国家多个部门以及相关负责人指出,要综合整治新能源汽车行业非理性竞争问题,推动汽车行业规范竞争,促进行业高质量发展。国常会近期亦强调,要加强汽车行业成本调查和价格监测,督促重点车企落实好支付账期承诺,着力健全规范竞争的长效机制,加强行业自律。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61278686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4000300059/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