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08-02 06:29:01 股吧网页版
“高管旋转门”?信达澳亚基金九月五换副总,明星经理业绩“滑铁卢”
来源:深圳商报·读创

  当信达澳亚基金在7月30日用一纸公告宣布副总经理王建华“因个人原因”离任时,市场已经不会再把这句话当作简单的官方辞令。在过去九个月里,这家机构已有五位副总级别的高管先后离开,频率之高,让整个行业侧目。

  从冯明远卸任副总转任首席投资官,到李淑彦因“老鼠仓”黯然出局,再到宋加旺、魏庆孔、王建华相继转身,信达澳亚的管理层名单几乎被重新写了一遍。

  如果把时间轴拉长,高管更迭与业绩曲线呈现出惊人的镜像关系。2022年,有“明星经理”之称的冯明远的管理规模还站在420亿元的高峰,旗下新能源主题基金以凌厉的进攻姿态横扫各类榜单;三年后的今天,他的管理规模缩水至137.5亿元,区间最大回撤超过15%,曾经引以为傲的赛道押注反而成为净值持续坠落的枷锁。

  2025年二季度,冯明远一人便包揽了公司亏损前十产品中的六席,信澳新能源产业股票A单季利润亏损1.32亿元,在同类产品中几乎垫底。与此同时,另一位曾被寄予厚望的老将曾国富也未能摆脱泥沼,旗下多只旗舰产品回撤幅度较大。

  主动权益类基金的溃败直接反映在财务端:2022年至2024年,公司主动权益类产品累计亏损250亿元,管理费却照收不误——三年合计20.8亿元,规模更是从530.5亿元一路下滑到354.6亿元。

  王建华的离去或为这场困局再添注脚。作为长期执掌混合资产投资部的关键人物,他管理的信澳恒盛混合A在其三年任期内录得-7.11%的总回报,落后业绩基准15.7%,同类排名812/894。

  此外,偏债混合本应成为震荡市中的“减震器”,却在王建华的任期内变成“放大器”。当固定收益与权益仓位都无法贡献正收益时,持有人唯一能做的就是赎回。

  除高管层频繁更迭外,公司投研团队也持续面临人才流失的困境。最新统计数据显示,信达澳亚基金在过去一年内已有7位基金经理相继离职,基金经理年限从两年半至八年不等,呈现出明显的团队不稳定态势。

  公开资料显示,信达澳亚基金成立于2006年6月,由信达证券与澳大利亚康联首域集团有限公司分别持股54%与46%。

  2025年6月,信达澳亚实控人变更获证监会核准,公司实控人变更为汇金公司,控股股东仍为信达证券。

  来源:读创财经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61278686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4000300059/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