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09-06 03:05:41 股吧网页版
银行之间支付贷款服务费:渝农商行3000万能买到什么?
来源:中国经营网 作者:郭建杭

K图 601077_0

  近日,渝农商行(601077.SH)公告表示,向浙江网商银行提供12亿元同业综合授信,并支付不超过3000万元贷款服务费。

  《中国经营报》记者注意到,传统银行与互联网银行合作开展贷款业务的情况并不少见。今年以来,多家银行披露的合作机构名单中已出现网商银行、微众银行、苏宁银行等身影,合作内容涵盖营销获客、共同出资发放贷款、支付结算等。

  此次渝农商行公开披露了传统银行向互联网银行支付贷款服务费,或映射出传统银行对扩大贷款规模的内在迫切性。

  有业内人士指出,传统银行主动支付贷款服务费并不常见。这不仅体现出互联网银行凭借其独特优势助力区域银行贷款获客,也意味着传统银行与互联网银行在现有监管框架下探索新的合作路径与业务模式。

  贷款增长承压

  公告显示,经重庆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第五届董事会第六十次会议审议,同意对浙江网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给予同业综合授信额度12亿元,授信期限1年;同意向浙江网商银行支付贷款服务费,关联交易金额不超过3000万元。以上关联交易金额合计不超过12.3亿元。

  这并非渝农商行首次给予网商银行同业综合授信,此前渝农商行曾分别在2022年10月以及2023年8月审议决定给予网商银行15亿元综合授信,以及2024年9月审议决定给予12亿元的同业综合授信。此前均未提到贷款服务费的内容。

  某银行人士告诉记者:“传统银行贷款业务中支付贷款服务费的情况并不常见。”

  传统银行为何要向互联网银行支付贷款服务费?这类费用通常涵盖哪些服务内容?网商银行作为互联网银行如何应用线上场景金融优势帮助传统银行获客?截至发稿前,渝农商行与网商银行均未对记者予以回复。

  一位互联网银行人士告诉记者:“目前在与传统银行合作时,互联网银行主要发挥自身海量线上用户数据的优势,为传统银行提供相关服务。相比之下,单纯的技术支持服务更类似于传统IT服务商的业务范畴,并非互联网银行的核心优势。具体来看,互联网银行与传统银行的合作大多会涉及贷款业务获客服务及技术支持两部分,实际上贷款业务及技术服务在合作中处于并列并行关系。”

  区域银行保持贷款持续增长方面普遍面临较大挑战。受限于属地化经营模式,用户规模拓展是制约其发展的难题之一。

  从渝农商行近年年报数据来看,其贷款增速呈现明显变化:2022年、2023年、2024年,公司贷款和垫款同比增长分别为14.12%、10.25%、9.33%,增速逐年放缓;零售贷款和垫款同比增长分别为2.62%、2.88%、0.55%,增长乏力态势尤为明显。

  在当前银行业整体贷款增长承压的背景下,互联网贷款合作正逐渐成为银行拓宽贷款投放渠道的重要方式。

  今年上半年德勤中国发布中国银行零售业务的研报中指出,从相关财务和业务数据来看,商业银行零售业务增长放缓。随着行业竞争加剧,如何开拓新的业务场景,寻找新的增长点是银行面临的重要课题。为拓宽获客渠道,各家银行积极开发线上场景,拓展线下渠道,加强金融科技对业务的赋能,构建线上线下融合服务新模式,持续提升获客能力,以期使零售业务实现进一步发展。

  随着线上服务进一步深化,各家银行正着力构建线上线下融合服务模式。通过创新产品和服务,拓展各类消费场景,联合支付机构等方式拓宽线上交易渠道、升级线上金融服务,同时整合线下渠道,满足用户多样化的需求,提升用户活跃度。

  作为首批获批的民营银行之一,网商银行专注解决小微企业、个体户、经营性农户等小微群体的金融需求,不设线下网点,为小微经营者提供纯线上的金融服务。

  2025年中报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网商银行总资产规模为4835.55亿元,较年初上升2.66%;发放贷款及垫款2945.84亿元,较年初下降1.3%。

  尽管网商银行在普惠金融与小微企业服务方面具备显著市场覆盖能力,但其贷款增速呈现放缓趋势。数据显示,2023年该行贷款增速为18.58%,而2024年贷款增速为10.3%。

  渝农商行则在线上渠道搭建与数字化服务方面持续发力,取得了多项进展。渝农商行2025年中报指出,上半年个人数字渠道方面,渝农商行上线“免登录付款码”功能,新增“客户经理企业微信加客码”,构建7×24小时在线金融服务通道。同时,升级“一键申贷”功能,打通“线上申请—线下对接”服务闭环,大幅提升融资效率。此外,深入推进全域网格化布局,构建小微业务数字化营销服务体系,依托大数据分析,多维度筛选目标客群,形成潜在客户“白名单”,实现大数据智能“圈客”。通过系统平台将客户推送至分支机构或客户经理开展融资对接,实现“数字化”与“网格化”深度融合,打造“自上而下”业务模式,促进目标客户精准触达和高效转化。

  合作挑战

  监管对商业银行互联网贷款的要求和规范不断完善。今年多家银行披露了互联网贷款合作机构的相关信息,根据披露的信息可知,传统银行与互联网银行的合作内容主要围绕营销获客、共同出资发放贷款、支付结算以及导流获客等方面开展。

  例如,徽商银行与网商银行合作开展支付结算及营销获客业务;徽商银行与微众银行合作“微粒贷”“微车贷”,合作类型为共同出资发放贷款。此外,徽商银行还与新网银行合作“好人贷”,与百信银行合作“百信联合贷”等。

  有受访农商行人士告诉记者,目前农商行退出互联网贷款业务的趋势明显,双方合作面临多重挑战,不少农商行已减少或停止通过持牌互联网金融机构渠道发放贷款。“高风险、高成本以及低利润之间的不平衡,是导致不少中小银行退出互联网贷款业务的主要原因。”

  江苏微金创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嵇少峰告诉记者:“目前中小银行通过第三方平台导流获客,或者与持牌机构合作发放贷款业务面临困境:首先,中小银行利润有限,无论客户实际支付的成本多高,中小银行实际收益并不高;其次,不少撮合过来的客户质量不高,如果采取联合贷款模式,在目前监管要求下,银行要自主承担风控责任,若中小银行自身风控能力不足又没有‘坏账托底’,反而会拖累资产质量。”

  嵇少峰坦言:“风控能力不足的小型银行减少联合贷款业务是现实选择。目前整体合规压力较大,利润空间被压缩,在科技公司不兜底的情况下,一旦出现坏账就很可能吞噬利润。”

  2021年年底,网商银行不良率1.53%,2022年年底、2023年年底分别为1.94%、2.28%,2024年年底不良率为2.3%。金融监管总局数据显示,2024年年末,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为1.50%。

  前述互联网银行人士认为:“流量获客的成本高,此外,联合风控打通接口的成本也不低,这使得传统银行的利润空间收窄。”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61278686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4000300059/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