盒马或将结束联营模式。
8月5日,三江购物发布公告称,其与盒马签署的合作协议将在2026年3月31日到期,到期后,盒马决定不再续签。
盒马曾在福州、贵阳与当地企业合作,通过设立合资公司的方式运营盒马门店,此前,其已经收回了福州、贵阳盒马的运营权。而在宁波,盒马则授权给三江购物子公司运营盒马,如今,盒马决定结束合作。
在双方结合合作后,三江购物运营的7家盒马门店将何去何从?8月6日,三江购物相关负责人告诉南都湾财社记者,目前仍不确定,还要看后续和盒马的协商安排。同一时间,记者向盒马相关负责人进一步了解情况,截至发稿,尚未收到回复。
在消息发出后的首个交易日,8月6日,截至收盘,三江购物股价下跌5.61%,报10.76元,市值为58.93亿元。
盒马决定不再与三江购物合作
三江购物运营的宁波7家门店将何去何从?
根据三江购物的最新公告,近日,其收到盒马公司发来的《关于合作到期不续约的通知函》的函件。盒马称,基于当前市场环境的变化以及盒马公司整体战略发展规划,经慎重考虑,盒马决定在原协议约定的合作期届满后不再续约。

三江购物和盒马的合作最早可以追溯到2016年11月。彼时,阿里巴巴旗下杭州阿里巴巴泽泰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下称“阿里泽泰”)通过协议转让、认购非公开定增股份等,累计持有三江购物不超过32%股份,成为三江购物第二大股东。
在这基础上,三江购物开始加快布局新零售,引入淘鲜达,拉动线上订单。与此同时,盒马与三江购物签订合作协议,授权三江购物在授权区域开设和经营盒马鲜生门店。2017年1月,三江购物运营的第一家盒马门店宁波(甬江店)正式开业。而在第一份合作协议到期后,2023年,双方再次续签,第二份协议的到期日则为2026年3月31日。
这也意味着,2026年3月底,双方将结束合作。根据最新公告,根据原协议的约定,双方应在原协议到期前协商到期后的安排。为此,盒马建议双方立即启动相关工作,就合作到期前后的相关安排、过渡方案等开展进一步沟通。为确保工作高效开展,建议双方尽快成立专项工作小组,具体负责相关事宜的协商与落实。
三江购物称,为妥善安排员工工作,尽量减少对顾客购物的影响,公司将尽快与盒马商议涉及协议终止的相关过渡及交接事宜,期间会对宁波盒马门店销售产生影响。
根据三江购物的财报,截至2024年年底,三江购物在宁波市运营7家盒马门店,其中一家门店为2024年3月开业的门店,剩余6家均为开业超过两年的门店。而根据盒马官网,截至8月,盒马在宁波合计拥有10家门店。
8月6日,就三江购物运营的7家盒马接下来是否将关闭或转为盒马自营或三江购物自有品牌,三江购物相关负责人告诉南都湾财社记者,目前仍不确定,还要看后续和盒马的协商安排。同一时间,记者向盒马相关负责人进一步了解情况,截至发稿,尚未收到回复。
盒马门店贡献收入占比约14%
三江购物遭阿里系减持股份
三江购物负责运营盒马门店的全资子公司为浙江浙海华地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下称“浙海公司”),过去三年,其运营的盒马门店整体业绩都能保持增长。
2022年-2024年,浙海公司分别实现营收4.29亿元、4.47亿元和5.50亿元,同期净利润分别为720.13万元、1126.40万元、1833.26万元。今年第一季度,浙海公司实现为1.60亿元,净利润为826.07万元。此外,根据三江购物的财报,2022年、2023年、2024年,三江购物运营的盒马门店的坪效同比增长了-0.89%、-2.08%、8.44%。
除了宣布结束和三江购物在盒马运营商的合作外,今年4月,阿里泽泰首次减持三江购物的股份,预计减持股份不超过3%,减持结束时间为2025年8月15日。按照3%计算,阿里泽泰在减持后仍将是三江购物的第二大股东,而上海和安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则是第一大股东,持股35.42%。

盒马在宁波的部分门店
三江购物主要在浙江市场经营社区生鲜超市业务,宁波为其核心市场。自2022年起,三江购物每年关店数都超过开店数,整体门店数量呈收缩态势。去年,其新开门店4家,关闭门店22家,截至2024年年底,其拥有门店191家,包含社区店、盒马店以及邻里店。
而在业绩层面,2024年,三江购物营收为38.75亿元,同比下跌了0.53%;净利润为1.43亿元,同比增长了3.51%。按照去年的收入计算,盒马门店贡献的收入占三江购物整体收入的比例为14.19%。
盒马结束联营模式?
此前已收回福州、贵阳运营权
除了三江购物外,此前,盒马也通过跟当地公司合作的方式开拓区域市场。有些许不同的是,盒马在宁波是直接授权给三江购物子公司运营盒马门店,而阿里系为三江购物第二大股东。而在福州、贵阳,盒马则分别通过与新华都、贵阳星力设立合资公司的方式,共同运营盒马。
2017年9月,新华都也通过股权转让战略引入阿里系,阿里系合计持有其10%的股份,成为新华都第二大股东。在此基础上,双方成立合资公司,共同运营福建盒马鲜生。阿里系还借助旗下的淘鲜达,赋能新华都的线下商超,为其提供“送货到家”服务。
但是在成立合资公司不到一年后,2018年9月20日,新华都称为了提高经营决策效率和整体股东利益,将合资公司40.5%的股权转让给阿里泽泰。2019年10月,新华都宣布将其持有的合资公司剩余的9.5%股权全部转让给盒马,正式退出盒马的运营。在新华都退出之前,盒马在福州拥有3家门店,截至2018年12月31日,该合资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40亿元,但未实现盈利。
双方除了结束在盒马层面的合作外,2024年11月开始,阿里系也多次减持其持有的新华都股份,合计减持4.51%股份,截至今年5月,阿里系持股4.99%,不再是新华都“5%股东”。
而在贵阳,盒马则选择和贵阳星力合作。2018年2月,阿里系公司与贵阳星力成立合资公司,双方各自持股50%,合资公司负责在贵阳经营盒马门店。而根据天眼查信息,2022年6月,贵阳星力已经退出合资公司,该合资公司已由盒马百分百持股,贵阳的盒马也已收归盒马直营。
相比新华都和贵阳星力,盒马和三江购物的合作持续时间最长,也是最迟结束合作。
资深零售分析师王国平告诉南都湾财社记者,盒马成立的初始目的是打通线上线下一体化以及普及支付宝,因此前期与三江购物、新华都等企业成立合资公司。但是,因为盒马持续相当长一段时间不具备盈利能力,新华都等陆续退出合资公司体系。而三江购物与盒马绑定太深,如果没有新零售概念支撑,估值存在很大的下行风险,因此三江购物选择继续与盒马绑定,先保住宁波盒马。
王国平进一步指出,对于盒马而言,目前仅剩三江购物的盒马运营权未收回,在前期合约到期后,盒马统一收回合资股份势在必行,这也是为未来资本上市做好铺垫。新零售概念式微,也是三江购物此时愿意放弃盒马的原因,此时对于资本市场估值冲击相对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