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务部:电动汽车及电池产业成为中国与北欧国家合作新热点
9月29日,商务部在北京召开2025中国—北欧经贸合作论坛专题新闻发布会。商务部欧洲司副司长王宇鹏介绍中国与北欧国家经贸合作情况时表示,电动汽车及电池产业成为中国与北欧国家经贸合作新热点。北欧国家是全球绿色转型的先行者,电动汽车渗透率较高,比亚迪、蔚来、小鹏等一大批中国新能源汽车已成功进入北欧多国市场,获得当地消费者青睐。中国动力电池企业也将目光投向北欧国家,例如星源材质在瑞典设立欧洲总部,当升科技将首个海外生产基地设在芬兰。北欧地区已经成为中国电动汽车及动力电池企业进入欧洲、加快开展产供链合作的重要市场。
赛力斯:完成支付购买引望智能10%股权全部对价总金额115亿元
9月29日,赛力斯公告,公司全资子公司赛力斯汽车拟以支付现金的方式购买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持有的深圳引望智能技术有限公司10%股权,交易金额为115亿元。截至本公告披露日,《股权转让协议》约定的第三笔付款先决条件已满足,赛力斯汽车已向华为支付完毕《股权转让协议》约定的第三笔转让价款34.5亿元,赛力斯汽车已支付完毕本次交易的全部对价。
广汽集团:量产型飞行汽车GOVY AirCab计划2026年下半年取证并量产交付
9月29日,广汽集团在互动平台表示,广汽第二代具身智能载人轮足机器人GoMove、具身智能服务机器人GoSide,以及第三代具身智能人形机器人GoMate今年8月亮相世界机器人大会。广汽孵化企业高域6月发布量产型飞行汽车GOVY AirCab,7月完成首台样机交付,计划2026年下半年取证并量产交付。
千里科技: 未来18个月完成Robotaxi全链路产业布局
9月28日,千里科技董事长印奇表示,Robotaxi在未来三年将进入快速普及期,为此公司制定了在未来18个月完成Robotaxi全链路产业布局的计划,包括:正在加速研发L4级别的智能驾驶解决方案,并计划明年年中发布;将与吉利推动整车研发,打造兼顾安全性、便捷性和舒适性的Robotaxi专用硬件载体,与国内外领先的出行服务提供商共同打造Robotaxi的运营服务平台。其次,计划与合作伙伴一起在全球范围内十个城市启动商业运营服务。第三,目标在单一城市布局超过1000台Robotaxi。
广汽、华为合作“启境”品牌商标注册流程更新
9月29日,财联社记者从天眼查获悉,“启境”商标于9月23日进入“受理通知书发文”商标流程,注册申请人为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国际分类12。9月19日,广汽集团官宣“启境”品牌,其由广汽集团与华为乾崑联合打造,定位高端智能新能源汽车品牌。
46.59万元起极氪9X上市
9月29日,极氪9X 正式上市,推出Max版、Ultra 版、Hyper版以及曜黑版,售价46.59万元起。新车定位豪华旗舰SUV,基于浩瀚-S架构打造,采用全域900V混动高压架构,提供了三电机超1000千瓦的动力输出和最高380公里的纯电续航。此外,极氪9X还配备了浩瀚AI数字底盘和千里浩瀚H9辅助驾驶系统等极氪旗下最新的科技配置。
上汽大众途观L Pro、帕萨特 Pro、途昂 Pro 2026款升级高快NOA
9月29日,上汽大众“Pro家族”2026款上市,帕萨特 Pro 2026款一口价16.99万元起,途观L Pro 2026款限时19.29万元起,途昂 Pro 2026款一口价25.99万元起。上汽大众与卓驭科技为“Pro家族”2026款打造IQ.Pilot增强驾驶辅助系统,升级的端到端高快NOA具备自动导航变道及推荐变道超车、智能避障绕行、自主上下匝道三大功能。上汽大众与百度合作,深度融合百度文心+DeepSeek双AI大模型,让语音助手具备全场景交互能力——支持多意图识别、智能语音车控与连续对话,响应更精准高效。
保时捷亚洲首家品牌快闪空间在上海揭幕
9月29日,保时捷亚洲首家品牌快闪空间在上海淮海路揭幕。该空间以2025上海车展“时光车库”为概念灵感,复刻保时捷博物馆标志性双层展车架,围绕赛车文化与独特驾驶体验、展出了标志品牌诞生的1948年356 No.1 Roadster,及勒芒赛道冠军车型等多款产品。同日,基于Panamera行政加长版专为中国市场打造的全新Panamera隽永版启动预售,建议零售价1,298,000 元起。
北京现代首款纯电平台车型EO定名“EO羿欧”
9月29日,北京现代宣布,首款纯电平台SUV EO(ELEXIO)中文名定为“EO羿欧”。EO羿欧基于现代全球纯电平台正向开发,量产前开展了跨气候、跨海拔、跨路况的联合验证,并配套覆盖全生命周期的标准化服务体系。
受美国需求强劲推动丰田8月全球销量连续第八个月增长
9月29日,丰田汽车表示,8月其全球销量连续第八个月增长,因美国市场对其部分混合动力车型的需求持续强劲,抵消了日本市场疲软的影响。数据显示,8月,丰田全球销量同比增长2.2%,达844963辆,这得益于美国市场销量增长13.6%,但日本市场销量下降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