券商再融资又有新的大动作!
7月25日,首创证券公告称,公司董事会审议通过了关于发行H股股票并在香港联合交易所有限公司主板挂牌上市的相关议案。
首创证券表示,公司将充分考虑现有股东的利益和境内外资本市场的情况,在股东会决议有效期内(即自公司股东会通过之日起24 个月或自动或经另行同意延长的其他期限)选择适当的时机和发行窗口完成本次发行上市,以进一步提高资本实力和综合竞争力,整合国际资源,提升国际影响力。
目前已有13家“A+H”上市券商
不过,首创证券表示,目前正积极推进本次发行上市相关工作,除本次董事会审议通过的相关议案外,其他关于本次发行上市的具体细节尚未最终确定,因此特别提醒投资者注意,本次发行上市能否通过审议、备案和审核程序并最终实施具有重大不确定性。
目前,A股市场共有42家上市券商,其中有13家实现了“A+H”上市,它们分别是中信证券、中金公司、中国银河、华泰证券、国泰海通、广发证券、东方证券、光大证券、申万宏源、中信建投、中原证券、国联民生、招商证券。
首创证券提出H股上市议案,与港股市场近期的火爆密切相关。
2025 年以来,港股市场融资热度持续攀升,呈现出一片繁荣景象。Wind资讯统计数据显示,截至7月21日,港股市场股权融资总额已达2916.41亿元,与去年同比增长288.75%。蜜雪冰城、宁德时代、恒瑞医药等优质企业赴港上市,不仅为港股市场注入了新鲜血液,也进一步提振了市场情绪。
港股券商板块近期表现也异常强劲。短期异动方面,6月25日,国泰君安国际因虚拟资产牌照消息而大涨近200%。中期趋势来看,中国银河、东方证券等H股今年上涨超过60%,充分说明了市场对中资券商在港股市场发展前景的认可和乐观预期。
净资本偏小,首创证券业绩波动较大
值得一提的是,中资券商借助港股市场走强的东风完成融资、充实资本金早有先例。如中国银河走的是“先H后A”的上市路径。2013年,中国银河成功完成了H股IPO;2015年上半年在港股市场活跃度较高阶段,又以非公开发行新股方式向不多于10家机构定向发行H股,募资近200亿元。两次港股融资对中国银河的战略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2017年1月,中国银河才完成了A股IPO,成为当时第九家“A+H”上市券商。
再看首创证券。2022年12月22日,首创证券正式登陆上交所,融资约19.32亿元。东方财富Choice金融数据显示,即使经过了A股IPO,首创证券资本规模仍然不大。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所有者权益为132.29亿元,行业排名第54位。
而在净资本较小的背景下,首创证券的业绩也表现出一定的波动性。2024年,首创证券营业收入及净利润均创历史新高。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4.18亿元,同比增长25.49%;实现归母净利润9.85亿元,同比增长40.49%。但2025年一季度,公司业绩出现下滑,当期实现营业收入4.32亿元,同比下滑23.34%;实现净利润1.51亿元,同比下滑31.42%。
值得一提的是,在本次发布拟H股上市的提示性公告的同时,首创证券亦披露,已聘请安永香港为H股上市审计机构。另外,公司还提醒,本次发行上市将根据相关规定以及中国香港法律对在中国境内注册成立的发行人在香港发行股票并上市的有关规定等相关规定进行,并需要取得中国证监会、港交所和香港证监会等相关政府机构、监管机构的批准、核准或备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