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1 首创证券H股发行上市获北京市国资委批复
8月27日晚间,首创证券发布公告称,近日,公司收到北京市人民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出具的《北京市人民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首创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发行H股股份有关事项的批复》。根据该批复,北京市国资委原则同意首创证券本次拟公开发行H股的总体方案。首创证券本次发行上市事项尚需公司股东会批准,并需取得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香港联合交易所有限公司和香港证券及期货事务监察委员会等相关政府机构、监管机构的批准、核准或备案。
点评:首创证券H股发行获北京市国资委批复,标志着其国际化布局迈出关键一步。此举将提升公司资本实力,拓展国际融资渠道,增强品牌影响力。对券商板块而言,头部券商国际化进程加速,中小券商或跟随探索海外市场。整体看,中资金融机构境外融资渠道拓宽,有利于资本市场双向开放,提升行业国际竞争力。
NO.2 8月以来超400只基金发布暂停申购或大额申购相关公告
随着市场热度持续升温,公募基金集中“闭门谢客”。近日,易方达、华泰柏瑞、南方、华夏等多家基金公司纷纷官宣旗下部分基金开启限购模式,其中多数基金为绩优产品。实际上,自8月以来,市场上多只业绩领先的主动权益基金陆续宣布限购,市场已迎来“限购潮”。Wind数据显示,8月1日至今,全市场共计已有409只基金发布暂停申购或大额申购相关公告(份额合并计算)。受访人士认为,限购带来的直接影响是大额申购受限,间接影响则可能促使投资者将目光转向其他产品。面对这一变化,投资者应保持理性,科学看待基金收益中来自市场风格的贝塔收益和来自基金经理能力的阿尔法收益,建立更加合理的资产配置框架,淡化对短期业绩的过度关注。
点评:8月以来超400只基金发布限购公告,多家头部基金公司绩优产品加入"闭门谢客"行列。这一现象反映出基金公司对规模控制的谨慎态度,或将促使资金流向其他投资标的。主动权益基金集中限购可能引发市场对相关板块的重新评估,投资者需理性区分贝塔收益与阿尔法收益,构建合理资产配置框架,避免短期业绩追逐。
NO.3 8月公募基金发行数量创年内新高
公募基金发行延续火热势头。公募排排网数据显示,截至8月27日,以认购起始日统计,8月份以来,全市场已有158只基金计划发行,较7月份全月的149只发行量增长6.04%,目前不仅刷新了年内单月发行新高纪录,还实现了连续两个月单月发行产品数量超140只。
点评:公募基金发行升温反映市场资金入市意愿增强,158只新基金创年内新高,显示机构对后市布局积极。此举将为A股带来增量资金,有利于提升市场流动性,对券商、资管等金融板块形成直接利好。同时,基金发行活跃度提升也预示投资者信心逐步恢复,对市场整体情绪具有正向引导作用,有望推动市场结构性行情深化。
NO.4 年内23家公募自购,总金额超8亿元
8月27日,摩根基金公告称,基于对中国资本市场长期价值的认同和公司投资管理能力的充分信任,将运用公司自有资金2470万元,认购正在发行中的摩根中证A500指数增强基金。至此,据基金公告统计,年内至少已有23家公募宣布自购旗下基金,总金额达8.037亿元。另据Wind统计显示,今年以来,已有83家公募机构实现净申购,整体净申购总额达1092.82亿元。其中,权益类基金获净申购20.57亿元,已经超过去年全年的19.43亿元。
点评:公募基金年内自购超8亿元,摩根基金等23家机构用实际行动传递对市场信心。此举不仅为相关基金带来资金支持,更向市场释放积极信号。权益类基金净申购额已超去年全年,显示机构对A股长期投资价值的认可。这种“真金白银”的投入有望提振市场情绪,增强投资者信心,对资本市场健康发展形成有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