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现千亿级银行系公募换帅。
7月16日,中加基金发布公告,公司董事长、法人夏远洋因工作原因离任,相关职务将由杨琳接替。
夏远洋是中加基金的第三任董事长,曾于2023年3月10日正式上任。其长期在北京银行系统任职,历任北京银行朝外支行行长助理、总行资产托管部副总经理、国际业务部副总经理等职务,中加基金筹备期作为核心成员参与公司筹建,并担任首任督察长。
而此次作为接替者的杨琳,也同为北京银行出身。据公开履历,杨琳曾先后在财务公司、信托公司、证券公司任职。在北京银行工作期间,历任北京银行资产管理部总经理助理、副总经理,公司银行部副总经理,党委宣传部部长、品牌管理部(客户体验部)总经理。
股东行选派基金公司董事长的操作,在银行系公募中并不鲜见。公开信息显示,中加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成立于2013年3月,是第三批银行系公募基金试点中首家获批成立的基金公司。其中,北京银行作为公司的第一大股东持股44%,加拿大丰业银行作为外资股东持股28%。
从公司过去两年的一系列人事变动来看,夏远洋出任董事长以来,北京银行对中加基金的主导不断深化。2023年9月,公司便有外资股东方的副总因工作安排卸任高管职务。2024年6月,公司又任命曾担任北京银行同业票据管理部总经理的李莹,作为中加基金的新任总经理。
截至发稿,在中加基金公示的高管信息中,除了董事长、总经理以外,公司目前的财务负责人、首席信息官和督察长,均来自北京银行。
股东银行资源优势的发挥,有助于公司在资源整合与业务协同方面获得一定支撑。然而区别于公开选聘高管的基金公司,在公募基金运作与管理经验方面,由股东方派任高管所带来的专业背景局限性,让中加基金战略发展与业务突围面临着新的挑战。
回顾夏远洋带领中加基金期间,中加基金产品数量维持固定,而管理规模的增长并未跑赢行业速度。Wind数据显示,在2023年一季度末,公司在管规模为1195.04亿元,2024年年中一度创下1463.62亿元新高,但此后的三个季度又出现回落。2025年一季度末,公司管理规模为1234.41亿元,行业排名同比两年前,从44名退至50名。
和大多数银行系公募类似,中加基金以固收产品为绝对支柱性业务,呈现明显的债强股弱产品格局。截至今年一季度末,公司权益产品总规模不足15亿元,占总管理规模比例仅约1%。
不过过去两年,从新发产品属性和对外宣传来看,中加基金一定程度上也呈现出在业务线方面的突围探索,例如在权益投资方面加速以科技领域为首的布局。2025年以来,公司也更为强调对“固收+”产品矩阵的纵深布局,构建了面对不同客群的产品体系。未来新任董事长如何引领中加基金战略方向,将待时间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