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1日,白银有色(601212.SH)开盘即封死跌停板,股价跌至3.82元/股。
消息面上,前一日晚间,白银有色披露公告称,公司近日收到证监会下发的《立案告知书》,因公司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证监会决定对公司立案。白银有色强调,目前经营正常,将积极配合调查工作,并依法履行信披义务。
尽管公告未明确具体违规事项,但公司近年频发内部舞弊、违规发货等事件,2023年及2024年年报的内控审计意见被出具“带强调事项段的无保留意见”。
根据白银有色于2025年7月发布的《关于上海证券交易所对公司2024年年度报告的信息披露监管问询函的回复公告》披露,白银市纪委监委在调查公司销售部门违规发出商品事件时,发现白银有色原营销中心销售部员工、铜业公司员工与外单位人员通过伪造销售单据等方式侵占公司阴极铜产品,涉嫌刑事犯罪。
2024年1月,经白银市纪委监委指定,白银市平川区纪委监委对上述涉嫌犯罪问题立案调查,并对相关人员采取留置措施,案件涉及金额高达1.57亿元。
此外,2023年11月27日,白银有色在对库房进行货物盘点时,发现实际货物量与清单货物量严重不符。2023年12月1日公安机关立案侦查,经公安机关查明,系公司员工徐某与河北众帮德耀物流有限公司广川库库管员杜某串通,在没有接到公司发货指令的情况下,将990吨锌锭产品盗出。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两起案件均未在2023年年报中及时披露。此外,根据白银有色2025年1月公告透露,公司还曾发生过销售部门存在违规发出商品事项,导致部分销售款项存在回收风险。具体来看,2023年11月,白银有色全资子公司上海红鹭发现显赫公司、国和公司、宽玉公司三家客户锌锭发货量与实付货款出现严重不符的事实,差额约为3.88亿元,占公司归母净利润的比值为466.91%。
针对上述事件以及此次立案,21财经·南财快讯记者以投资者身份致电白银有色,接线工作人员表示,公司目前尚不清楚被立案的具体缘由是否与此前案件相关;此前阴极铜案与锌锭案件未及时披露,主要因事件涉及刑事案件,侦查阶段属于保密事项,相关信息由办案机关掌握,公司亦不清楚具体详情。
该接线工作人员强调,公司已对上述事件可能造成的损失进行了计提,后续追回款项工作仍需等待公安机关处理,公司内控也已得到加强完善。
上述系列案件对白银有色业绩造成明显影响。财报显示,2024年公司营收867.87亿元,同比微降0.21%;归母净利润0.81亿元,同比下降25.18%。其中,对阴极铜案计提损失8587.92万元,锌锭案计提2323.64万元。
2025年上半年,白银有色归母净利润亏损2.17亿元,同比下降1859.82%,公司解释称,主要原因系子公司上海红鹭与南储仓储合同纠纷案被移送公安机关,计提预计负债约3.14亿元。
公开信息显示,白银有色的主要业务为铜、锌、铅、金、银等多种有色金属及贵金属的采选、冶炼、加工及贸易,业务覆盖有色金属及贵金属勘探、采矿、选矿、冶炼、加工于一体的全产业链,涉及国内、国外等多个地区。
今年7月底,白银有色发生重大人事变动,公司副董事长、董事乔梁因工作变动辞职,不再担任任何职务。履新副董事长的王萌历任中国中信集团有限公司风险管理部业务一处高级主管,法律合规部风险管理处高级主管,战略发展部业务三处负责人、处长,战略发展部总监。
(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